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黄海海战:近代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3)

2009-10-13 10:24
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 作者:张秀平 毛元佑 等
黄海海战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靖远”帮带大副刘冠雄见“定远”号旗桅杆断裂,不能升旗指挥,建议管带叶祖珪代悬

黄海海战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靖远”帮带大副刘冠雄见“定远”号旗桅杆断裂,不能升旗指挥,建议管带叶祖珪代悬信旗集队,指挥各舰绕击日舰。这时,日旗舰“松岛”已经瘫痪,“吉野”也丧失了战斗力,其余日舰也都伤亡惨重,不能再战,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祐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北洋舰队的损失大于日方。黄海海战以后,由于北洋舰队嗣后不敢再战,日本基本上掌握了黄海制海权,对后来中日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是失利了。失利的原因:

一是北洋舰队指挥失误,排出的阵形不利于进攻,发挥不了己方舰队在舰艇数量、大口径火炮和防护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开战不久即失去统一指挥,始终处在被动地位;

二是“济远”率先逃跑,影响了斗志;

三是弹药不充足。日方则充分利用其航速、中小口径速射火炮方面的优势,运用灵活的战术,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但是,中国广大爱国官兵是英勇顽强的。他们在惨烈的战斗中,奋不顾身,临危不惧,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后人永远记取。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