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山东半岛之战 “北洋舰队”的最后覆灭

2009-10-13 10:46
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 作者:张秀平 毛元佑 等
山东半岛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另一个主要战场,从1895年1月21日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到2月17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历时近1个月。

山东半岛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另一个主要战场,从1895年1月21日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到2月17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历时近1个月,中经白马河前哨战、南帮炮台争夺战和刘公岛保卫战,最后以威海卫海军基地的失陷和北洋海军的覆没而告结束。

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底攻占了旅顺口北洋海军基地之后,扩张野心更加膨胀,决心扩大侵略,完成大本营的预定目标——进军山海关,直逼直隶平原,寻求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威胁京、津,迫使清政府完全投降。为此,日本大本营制定了一个新的扩大侵略的作战计划——“山东半岛作战计划”。

甲午战争形势图

这个计划是根据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建议制定的,目的是进攻山东半岛,占领威海卫,封锁直隶湾,消灭北洋海军。这样,既可迫使清政府投降,又可避免列强为保护各自在华权益而对日本进行联合干涉。为此,日本侵略者决定以大山岩指挥的第二军第二师团及在国内的第六师团编成“山东作战军”,由海路运输,在山东半岛登陆。

1894平12月16日,日本大本营命令联合舰队担任运送陆军的护航任务。伊东祐亨接到命令后,于23日派军舰到山东半岛荣成湾一带侦察登陆地点。

荣成湾是山东半岛成山角西南方的一个海湾,西距威海卫67公里,湾口宽阔,能避强烈的西北风;湾为泥底,适于受锚;北岸有长约1000多米的沙地,汽艇可驶至离岸3米处,舢板可直接靠岸;沿岸丘陵起伏,适于掩护陆军上岸。日军遂选择荣成湾内龙须岛附近为登陆点,并计划在1895年1月19、20、22日由大连分三批运送陆军登陆。

1月18日,伊东祐亨根据作战计划,派出吉野、秋津洲、浪速3艘巡洋舰到登州游弋,并进行炮击,制造日军准备进攻登州的假象,掩护日军在荣成湾登陆。同时,派高千穗舰到威海卫港外,监视北洋舰队行动。19日中午,联合舰队主力护送第一批运送船19艘,满载第二师团1.5万人由大连出发,于20日中午到达荣成湾。由于滩多水浅,军舰不能靠岸,运兵及辎重上岸均靠驳力,第一批陆军登岸直到21日才结束。第二批运送船载第六师团1万人于21日到达,22日登陆完毕。第三批运送船于23日到达,当天登陆完毕。日军共约3.5万人,马3800匹。25日,大山岩到达荣成,设立山东作战军司令部,开始准备向威海卫进犯。

关于日军在荣成湾登陆,准备进犯威海卫的消息,清政府事先虽未获得准确情报,但已有所闻,即电告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山东巡抚李秉衡,要求“饬令各军加意严防”。但二李并不认真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仍坚持其避战保船的方针,命令北洋舰队不许出战。

1月25日,日军主力在大山岩指挥下,从荣成出发,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卫进犯。这时,驻守山东半岛的清军有40余营,2万多人。若能调遣得当,完全有可能阻止或延迟日军的前进。但直接指挥山东防务的李秉衡,目光短浅,胸中无数,只派孙万林等少数军队前往迎战。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