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山东半岛之战 “北洋舰队”的最后覆灭(2)

2009-10-13 10:46
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 作者:张秀平 毛元佑 等
1月25日晚7时,日军先头部队到达距威海卫25公里的白马河东岸。驻守在河西岸的孙万林军趁敌军立脚未稳,迅速发起攻击,激战两小时,歼敌100多人,清军

1月25日晚7时,日军先头部队到达距威海卫25公里的白马河东岸。驻守在河西岸的孙万林军趁敌军立脚未稳,迅速发起攻击,激战两小时,歼敌100多人,清军只伤亡2人。

日军不支,狼狈溃逃。后因阎德胜破坏作战计划,刘树德也找借口率军西去,只剩孙万林孤军作战。不久,日军大队赶到,孙万林寡不敌众,不得不撤出阵地,向羊亭集退走。

白马河前哨战是中日陆军在山东半岛的首次接仗,也是日军入侵山东半岛后遭受的第一次打击。这次战斗虽然只是清军的一次小胜,但它创造了中日甲午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战例,表明中国军队只要有正确的指挥,是可以打败日本侵略者的。

白马河战役后,日军长驱直入,继续西犯。1月29日,日军第二师团占领温泉汤,第六师团占领九家疃,开始对威海卫南帮炮台后路形成包围。

甲午战争

1月30日拂晓,日军首先进攻威海卫南岸的制高点摩天岭。守卫在这里的清军仅一个营,在营官周家思指挥下,奋起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港内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来远等舰也驶至南岸助战。日军也乱放山炮应战。日军踩中清军预先埋设的地雷,死伤枕藉。日军在军官的驱赶下继续猛扑,守军虽顽强抵抗,但因兵力太少,一营人全部壮烈牺牲。日军虽然占领了摩天岭,但也付出了重大伤亡的代价。左翼队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也被来远舰所发炮弹击毙在摩天岭炮台上。

日军攻占摩天岭炮台后,用炮台的大炮掩护右翼队向杨枫岭进攻。杨枫岭守军一营,在副将陈万清指挥下,抗击数倍于己的敌人,自上午8时至11时,激战3小时,打退了日军多次冲锋,予敌以重大杀伤。敌军冲不上去,就集中炮火疯狂轰击。炮台周围的树木被击中起火,弹药库也被击中,炮台上烈焰升腾,守军伤亡过半,被迫撤退,杨枫岭炮台被攻陷。

当日军右翼队进攻南帮炮台时,左翼队也向南帮陆路炮台南侧的虎山发起进攻,企图一举攻克虎山,再向北推进,切断南帮炮台清军退路,配合右翼队实行南北夹击。驻守虎山的两营清军奋勇杀敌,炮兵也配合轰击,使日军伤亡惨重。后来,清军由于指挥官刘树德贪生怕死,弃军逃跑而自行溃散,虎山失陷。日军攻占虎山后,向北推进到风林集,切断了由南帮炮台撤下来的七八百名清军的退路。在这紧急关头,海军提督丁汝昌亲自指挥靖远、镇南等4艘炮舰驶到南岸杨家滩附近,用排炮向日军轰击,日军不支,仓惶逃走。被围清军在陈万清率领下突围。

日军攻下南帮陆路炮台后,立即对龙庙咀、鹿角咀、皂埠咀3座海岸炮台进行海陆夹攻。日军首先进攻龙庙咀炮台,守台的40名清军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日军占领龙庙咀炮台后,立即利用炮台上的大炮向鹿角咀炮台轰击,炮台外的长墙被炮火摧毁,日军从缺口蜂涌而上。炮台守军没有近射武器,无法抵抗,炮台被攻占。日军又利用从杨枫岭、龙庙咀、鹿角咀等炮台上夺取的清军大炮,轮番猛轰皂埠咀炮台。为使炮台上的6门15—28公分口径的大炮不致被日军用来威胁刘公岛炮台和港内北洋舰队,丁汝昌派鱼雷艇载敢死队前往炮台毁炮。

1月30日,日军第二师团进攻凤林集,被北洋舰队的排炮轰退。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