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毛主席最后一仗:81岁指导西沙群岛保卫战(一)

2009-11-14 17:36
来源:新华网军事 作者:佚名
西沙群岛保卫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增强了全民族凝聚力。

1972年2月21日,正是北京最寒冷的日子,但中南海内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这一天,中南海内外被装饰一新,毛泽东书房里还破例摆满鲜花。尽管昨晚他一直工作到深夜,但今天却起了一个大早。理发师不仅为他修整了头发,还仔细地为他刮了脸;护士小张则特意拿出那套灰色的“毛式”中山装,小心翼翼地帮他换好……一切准备完毕,毛泽东便坐在沙发上,托起一本书,静静地等待着客人的到来。

一个敌对了20余年之久的大国的总统尼克松,跨越大洋如约来到毛泽东书房。毛泽东原计划只和他谈15分钟,但一谈就是1个多小时……

西沙群岛保卫战

毛泽东为这次会晤而感奋!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中美关系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历史的新纪元!由此便可大大牵制一下中国北方大军压境的苏联,为中国营造一个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中苏两国多次出现战争一触即发的严峻态势,但一切都已平安地成为过去。“深挖洞,广积粮”和“备战备荒”,尽管耗费了中国大量人、财、物力,但却制止了一场战争,中国并没丢掉一寸国土,这已算非常难得了!

随着中美关系的好转,毛泽东可以拿出更多精力去处理其他事物。然而,作为一个共和国的最高领袖,此时毛泽东考虑最多的,仍然是事关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重大问题。

当时,中央军委在呈送的报告中多次提到:在中国南海地区,一些周边国家正对我国所属岛屿虎视眈眈,有的国家还先后秘密派遣人员和船只登上岛礁,进行测量、勘探和伪造领属标志……

毛泽东慢慢地吸着烟。他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不必借助任何资料,便熟知中国南海的一切。但为更加形象和直观起见,他还是招呼秘书找张中国南海的区域图来。随后他从沙发上站起身,在书房里踱起步,喃喃自语道:“要拿出点办法出来……”

不一会儿,秘书走了进来:“主席,您要的地图拿来了!”

“哦,放到桌子上吧!”毛泽东示意道。

秘书放下地图退了出去。许久,毛泽东的思绪才得以平静。接着,他走到桌前,展开地图,仔细地看了起来……

从那时起,两年时间过去了,毛泽东不断接到中央军委送来的有关南海地区局势的报告。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