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1974年1月的一天。北京寒气逼人。上午10点钟,毛泽东尚未起床。昨晚他又工作了整整一个通宵。此时,一份报告被小心翼翼地摆上了他的案头。
这份报告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签送的。报告指出:近一个时期以来,南越军队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侵犯我国主权的事件愈演愈烈……同时,针对南越军队的入侵行径,报告提出了应当采取的对策,即通过加强巡逻及其他相应军事措施,保卫西沙群岛!
毛泽东起床后,看过这份报告,陷入深深的回忆和思考中……
他对西沙群岛的情况太熟悉了!对近些年来南越军队在西沙一带的动向更是了如指掌。
西沙群岛海战
中国南海诸岛,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分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处,由宣德、永乐两个岛群和其他岛礁组成,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宣德群岛由永兴、赵述和石岛、东岛、北岛及南岛组成,永兴岛面积最大(约1.85平方公里),是西沙的主岛。永乐群岛由甘泉、珊瑚、金银、琛航和晋卿等岛屿组成。这里,不仅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交通必经之地,也是通向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重要航道。这些岛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不仅盛产海参、海龟、燕窝、海藻及其他各种鱼类,是中国的优良渔港,而且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物资源,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西沙群岛和其他三大岛屿一样,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开发和经营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我国造船技术就已达到一定水平;汉武帝时,便发现了西沙和南沙两大群岛,尔后便开始在这里开发经营。宋代时,我国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使船舶能横跨大洋,从此开始了对这两个群岛的有效管辖。明代时,从1405年(永乐三年)到1433年(宣德八年),大航海家郑和曾率数万人“七下西洋”,并在这两大群岛上竖旗立石,一一命名。现在西沙群岛的“永乐”、“宣德”,就是那时命名的。
郑和遍历西沙群岛,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几十年。至于达伽马发现好望角,麦哲伦绕地球航行,那更是以后的事了。因此,“西沙自古属中国”。我国劳动人民曾世世代代在那里捕捞、创业,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只是到了近代,西方列强屡屡从海上践踏中华文明,使中国一度呈现出“有海无防”状态,二战前西沙曾被日、法帝国主义侵占,但战后即已归还中国。中国人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西沙的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发表庄严声明,一再表明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西沙和其他3个群岛均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和立场,不仅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和接受,而且得到包括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承认。1974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学校九年级地理教材,明确写道:“……从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岛、澎湖列岛、舟山群岛……这些岛屿呈弓形状,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座‘长城’。”书中地图清楚标明,西沙、南沙等岛屿都是属于中国领土。
然而,南越当局却无视这些历史事实。南越政权自“越南战争”爆发不久,即50年代后期起,便在美国支持和纵容下开始对我提出领土要求,并先后派军队侵入我国西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在岛上竖起所谓“主权碑”。但在我国政府多次严正声明、严厉警告和世界公正舆论的压力下,南越军队不得不一度从它非法占领的甘泉、琛航、金银三岛撤了出去(只在珊瑚岛上滞留了一个排的兵力)。同时,从1959年3月17日起,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我海军舰艇部队开赴西沙海域,开始对西沙群岛执行巡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