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蒙恬收复内蒙古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祖籍齐国。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曾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
内蒙古的叫法产生在现代,秦朝时笼统的称为河套地区。
战国末年,秦国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
蒙恬
公元前221年,秦朝名将蒙恬率大军攻破齐都,实现了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正当咸阳城里欢庆胜利的时候,秦国北部边境却传来了匈奴频繁骚扰并大举南侵的消息。蒙恬不顾连年征战的辛劳,领命“北逐戎狄”,收复河套一带。
青年时代的蒙恬长年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同时蒙恬做为秦军里最富有野战能力的将领,对于塞北草原上与匈奴的野战很有心得。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能征善战的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边关。扎下大营后,他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翻山越岭察看地形。第一次交战,就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公元前214年的春天,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又进行了几场战争,使匈奴主力遭受重创,不得不向无限的北边逃窜。史书上记载:匈奴人向北(逃窜)七百多余里。
蒙恬不负众望,一战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飞魄散。后来中原再次大乱时,匈奴不敢深入汉境,应该说与此战不无关系。
明朝傅友德收复云南
傅友德(?-1394),明开国功臣,著名将领。少骁勇,善骑射,元末参加反元起事。后降朱元璋,战功卓著,曾晋封国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请田触怒太祖,次年赐死。
明朝立国后,元顺帝退据漠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继续据守云南。朱元璋为统一全国先后遣使招降,均被杀,遂决定以武力攻取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