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渡江战役胜利之后中国南部不可忽略的三大战役(一)(2)

2009-11-20 11:14
来源:中华网军事 作者:夏飞
毛泽东从全局考虑,还调二野一部,配合四野作战,准备全歼白部主力。接着又致电二野领导人邓小平、张际春、李达。电报中说:“我对白崇禧及西南各

毛泽东从全局考虑,还调二野一部,配合四野作战,准备全歼白部主力。接着又致电二野领导人邓小平、张际春、李达。电报中说:“我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

毛泽东

毛泽东的这两个电报,是对我军作战方略的重大改变。军事方略的改变,也改变了战争的局势。

自从毛泽东作出上述指示后,林彪改变了此前一直紧紧跟在白崇禧部后边追着打的方针,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的作战方式。邓小平也改变了过去猛追猛打的作战方针,在前线,不再采取强攻方式作战,而是调动部队远距离包围敌人。同时,四野和二野在远距离包围、迂回问题上,也相互配合。1949年9月,四野大军南下,开进得最快的是程子华的第十三兵团。该兵团从西路挺进湘西。肖劲光的第十二兵团速度也不慢,该兵团从中路出击,对衡阳、宝庆(邵阳)之敌发起正面攻击。十二兵团指挥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九军,外加配属的二野五兵团第十八军,总共6个军19个师。为了使战役有必胜把握,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我军集中了兵力,并且将二野五兵团的十六军和十七军调入前方,作为四野指挥的战役预备队。

白崇禧的桂军往往也出其不意打一下,吃掉一些冒进的解放军。

白崇禧看出解放军主攻方向不是东面而是北面,于是急调各路部队,在衡宝公路不过100公里的地段投入了13个师的兵力,很显然,他这是与解放军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林彪判断出白崇禧的企图后,下决心要在衡宝一带歼灭白崇禧的主力。他很快就向军委报告了集中兵力打衡宝战役的决心。中央批准了他的计划。4日晚23时,林彪、邓子恢电令中路各军:“目前我第一线兵力不够优势,各部应即在现地停止待命,严整战备,待候我兵力之集中。”

此前,林彪已命令杨勇的五兵团和程子华的十三兵团调整部署,准备参加中路的会战。10月5日10时30分,四野司令部命令衡宝公路以北的部队停止前进,公路以南的部队则在水东江和宋家塘以南集结待命。5日18时,四野司令部又命令除预备队十六军、十七军继续向前开进外,“其他在衡宝线以北各部队暂勿南进,并迅速将各师位置电告”。电告的结果,只有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因为没有接到停止前进的电令,在师长丁盛和政委韦祖珍的率领下按原计划连续行军24小时,前进80公里,于5日12时到达衡宝公路以南的沙坪、灵官殿地区,无意中成了锲入敌后的一根钉子,也成了一支孤军。但林彪却敏锐地抓住了战机,于5日18时直接发电给丁盛、韦祖珍并他们的上级四十五军军长陈伯均、政委邱会作及十二兵团首长:你师明日上午应在现地休息和待命,准备下午向湘桂路前进,于6号12时左右突然进至洪桥、大营市之线掀翻铁路。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目前敌后甚空虚,你们需采取机动灵活的独立行动,袭歼小敌,截击退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