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年二月,张角弟子唐周向东汉政府告密,叛变了农民革命。接着,义军首领马元义被捕惨遭车裂,洛阳的1000多名道徒也惨遭杀害。张角与宫廷的秘密联系断绝了。东汉政府随即下令搜捕张角。在这万分紧急的形势下,起义提前爆发了,“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他们分别指挥着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每个战士头上裹着黄色的头巾为标志,因此被人们称为“黄巾军”。
黄巾军斗争矛头直指东汉王朝和地主阶级。他们所到之处,焚烧官府,捕杀官吏,夺回被地主豪强霸占的土地,释放被囚的群众,开仓赈济饥民。在这支起义队伍中,也有不少劳动妇女参加,她们和男子一样杀上战场,给东汉官军以沉重的打击。农民军的革命风暴席卷长江南北和黄河两岸。在黄巾起义胜利的鼓舞下,各地少数民族也纷纷起来,进行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黄巾起义军在对敌战争中,逐渐形成了三支主力部队:一支是张角亲自领导的队伍,活跃在河北一带;一支是由张曼成领导的,战斗在南阳地区;另一支则由波才领导的,像一把尖刀直插东汉王朝的心脏颍川附近。他们互相配合,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这时,汉灵帝慌了手脚,惊呼:“万人一心,其害甚矣!”他急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拼凑了几十万人的队伍,派皇甫嵩、朱儁、董卓率领,向起义军猛扑过来。各地方的大小官僚和地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联合向农民军施加压力,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黄巾军面对野蛮凶暴的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搏斗,连续打了许多胜仗。四月,波才领导的颍川黄巾军,在围攻京师洛阳的战斗中,击败了皇甫嵩和朱儁的4万多东汉主力军。6月,南阳黄巾军攻击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赶走了新任太守秦颉。张角兄弟亲自领导的河北黄巾军攻占了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等地。八月,东汉政府被迫发出最后一张王牌,把皇甫嵩调到河北前线来,两军在广宗相持。
在这紧要关头,张角不幸病死。黄巾军由他的弟弟张宝、张梁率领,继续与敌人作战。农民军打得皇甫嵩不敢出营应战。后来,由于他们骄傲轻敌,放松了戒备,遭到了敌人突然袭击。十一月,张梁与3万勇士战死,5万多黄巾军将士舍身投河,壮烈牺牲,许多随军家属遭到敌人惨杀。与此同时,张宝指挥的10万大军,与皇甫嵩在下曲阳决战,全部牺牲。
张角被剖棺戮尸。其他几路黄巾主力军也被敌人孤立包围,分别镇压。
黄巾军主力被镇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坚持斗争,给封建割据势力和豪强地主以沉重的打击。黄巾农民大起义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共持续了20多年,像这样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有准备的起义,在中国古代农民史上是空前的。它公开宣布要推翻东汉王朝,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显著的进步。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沉重地打击了极端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迅速瓦解,名存实亡,为三国西晋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开辟了道路。
(责任编辑: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