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中国制造之中国第一代运输机:中国运—5飞机(2)

2009-12-18 10:25
来源:中国军事 作者:一元一国学网
运--5 1957年12月24日,320厂召开了运-5飞机制造成功庆祝大会,国家临时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璋,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鼎,江西省省

运--5

1957年12月24日,320厂召开了运-5飞机制造成功庆祝大会,国家临时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璋,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鼎,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等先后在庆祝大会上讲话祝贺,接着,新制造的运-5飞机,由试飞员陈达礼进行了飞行表演。飞机在蓝天盘旋时,群情激动,人心振奋。1958年3月27日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投入成批生产。由320厂成批生产,当年即生产了90架,共生产了728架,其中78架援外,连续生产达10年之久。1970年5月,运-5转到石家庄红星机械厂继续生产。320厂成批生产10年中,根据民航、空军、海军提出的不同要求,相继研制了多种改进改型机。

1958年,根据苏联资料仿制农业机,同年试制投入批生产。生产中解决了夏天座舱温度过高问题,基本满足了我国南方使用要求,在大江南北广大农材和林区受到普遍欢迎,后被命名为运-5乙,共生产交付229架。1958年改装设计了5座旅客机,同年试制成功,大部用于空军。后按民航要求将旅客机改为11座。第二年试制成功。1959年两种旅客机进行鉴定,投入成批生产。以后命名为运-5甲。共生产交付114架,供民航地方航线使用。1958年空军为训练领航、轰炸人员,提出改装领航轰炸教练机的战术技术要求。320厂据以进行改装设计,同年改装4架交付使用。后根据使用单位意见三次进行改装设计,1962年试制成功,6月份鉴定投入批生产,命名为运-5丁,共生产交付116架。1960年8月改装设计了可乘坐7人的专机一架,准备作为国礼赠给越南胡志明主席,当月完成改装工作。1960年,根据民航要求改装设计人工降雨机1架,曾在南昌青云谱地区进行试验。1961年11月起,改装设计赠尼泊尔国王专机一架和大臣用7座专机2架,试制完成后经验收,分别于1962年5月和1963年4月运往国外。

1964年,根据海军要求利用苏联铝合金结构浮筒改装水上飞机两架,同年在青岛试飞成功。1966年又改装3架,被命名为运-5丙。320厂从1965年起自行设计玻璃钢浮筒,1967年8月完成研制装机试飞,鉴定合格后生产交付6架供海军使用。1965年,还改装设计了摄影专用机,但未投产。1963年,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9架运-5飞机,分拆成大部件通过海运到达阿方后,第一批3架由中方人员组装;第二批3架由阿方人员组装,中方人员检查;第三批全由阿方人员负责。中方工作组培训了阿方人员,传授了组装和试飞技术,还帮助他们将机库改建为运-5飞机修理车间。工作结束后,阿领导人巴鲁库和谢胡接见了中国工作组,并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运-5舱内有通风和加温装置,可对风挡玻璃加温防冰。舱罩两侧突出于机身,向下视界良好。带有系留环的货舱地板能承受1500千克的集中载荷。两侧装有10个简易座椅,壁上各有4个320毫米圆窗。在左侧11号和15号隔框间有一大货舱门,门上装有旅客登机门。货舱内部科进行不同改装。冷气系统可向起落架主轮刹车,或在当地面无气源时给起落架减震支柱或轮胎充气。螺旋桨也有防冰系统。飞机操纵系统为混合式机械操纵。机上电源为一台直流发电机和一个蓄电池。单相和三相交流电用变流器转换后提供给用电设备。机载设备包括航行仪表和通信导航设备。航行仪表有空速表、高度表、升降速度表、陀螺磁盘、陀螺半罗盘和地平仪。机上的通信设备有短波和超短波无线电电台。导航设备有自动无线电罗盘、超短波信标接收机、无线电高度表和机内通话器。

另一种较重要的改型是运-5B型。至1995年3月28日,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向中国民航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等交付了12架运-5B多用途飞机。运-5B飞机是运-5N型飞机的改进型,保持了运-5总体气动布局,对飞机功能内部结构和设备进行了改进,符合中国民航CCAR-23部适航标准。舱内装新型环控系统、密封舱门。部分电子装置和仪表改进。运-5B换装一台从波兰进口的ASz-62IR活塞式发动机,功率为735千瓦(1000马力)。1000马力、九缸星型排列。AW-2型4叶、变距螺旋浆。油箱容积1240升,滑油箱容积115升。

B型采用了抗腐蚀结构和新型任务设备,包括具有应急抛投能力的大型药箱(或水箱)、高流率风动泵、各种规格的喷洒装置。选用大流量风动泵和多种规格喷嘴,构成了压力喷撒系统,播撒器尺寸大,并有应急投料装置,提高了农林作业的效率和经济性。根据适航性要求增设了应急投放系统,全新设计的农业设备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未满足不同需要,也可安装用户自己提供或特选的农业设备。运-5B飞机选装进口发动机,更新了通讯导航、部分设备,提高了可靠性和出勤率。同时减轻空重,提高商载能力。拆除农林设备后,可改装成舒适的12座客运旅游飞机(下图),也可以用于物探、空中摄影、救护和跳伞等。

运-5B还有多种小改型。 运-5B(K)旅游客运型飞机于1995年1月取得补充型号合格证,并已投入使用。运-5B(K)型飞机是在保持运-5B飞机总体布局、动力装置、机载特种设备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中国民用航空条例第23部(CCAR-23)改进设计的一种空中游览型飞机,于1995年1月19日取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证。其主要改进项目是:1、飞机客舱改装成客舱,加装了12个旅客座椅;2、增加了内饰蒙皮和通风装置,改进了舱内照明设备。宽阔舒适的客舱,可使乘客充分享受到空中旅游的舒适和愉快;3、按照CCAR-32的要求,增设了应急出口,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

运-5B(D)多用途型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从生产第三批运-5B开始,以运-5B(D)多用途型的标准进行改进。农闲时加装适当设备可作旅游客机使用,农忙时改回为农用型机,用于农业作业。两者之间的转换简便。近期已投入使用。

运-5B(D)性飞机是多用途机,当装上旅客座椅时,可作为旅游客机使用,当拆下客舱座椅、客舱通风装置时,可进行载货运输。当安装上农林喷液或播撒设备后,又可进行农林作业。一机多用,满足了客户用同一架飞机农忙时进行农林作业、农闲时搞空中旅游和开展其他经营项目的要求,增加了飞机年作业时间,提高了使用经济性。该型机于1994年4月10日取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证。

运-5B(Y-5C)型飞机是在(运-5B)飞机技术状态基础上,按照空军领导机关和中航总指示以及部队要求,对飞机配置和部分机载设备进行设计和调整,对若干重大项目进行改进后形成的一种军用跳伞机。于1996年12月通过了由空军和中航总组织的技术坚定,首批飞机已于1997年1月交付部队使用。主要改进项目如下:1、部分电子设备国产化:选用了TKR-123超短波电台、WL-7无线电罗盘、265无线电高度表、XS-6B信标机、JT-9W机内通话器等,替代了进口产品;2、增装了一部带电子地图的GPS150XL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飞机垂尾顶部加装了夜航防撞灯。增装这些设备,使飞机导航系统更加完善,有利于长途转场和航线飞行;3、全新设计了伞兵座椅,使之拆放自如,乘坐舒适,便于装卸和维护;4、上翼加装了翼尖帆片,使飞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低空性能和操作稳定性,主要飞行性能有了明显提高。与Y5飞机相比,飞机重量5250公斤时,最大爬升率由2.90米/秒增加到3.75米/秒,实用升限由4500米增加到5000米,最大航程由1560公里增加到1640公里。

运-5B(货机)型飞机是由运-5B(Y-5C)型跳伞机改进而成了军用运输货机。其主要改进项目有:1、取消了客舱内的跳伞设备;2、在机身顶部和底部分别增开了加料口和出料口,并在飞机相关部位加装了农林设备预埋件,使飞机必要时加装农林设备进行农林作业;改进后的运-5B(货机)型飞机即可进行货物和兵员运输,安装药箱和喷洒设备后,又可进行防生化、防核及农林作业。

运-5B(客机)型飞机是以运-5B(Y-5C)型跳伞机机体为基础,经设计改进而成的军用客机。该机型在保留原Y-B飞机优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下述项目的改进:1、取消了客舱内的跳伞设备;2、客舱布置6个航空座椅,增设行李柜。窗户改为方形双层玻璃结构,增设应急窗口,改进通风系统,加装了高速风机;3、客舱加装内饰蒙皮、天花板,其外表贴乳白色装饰膜,下裙部贴壁毯,地板上铺设阻燃地毯;4、机身外蒙皮与装饰蒙皮之间加装玻璃棉垫,用以隔热降噪,改善了客舱环境条件。

(责任编辑:楚吟)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