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探索:段祺瑞和冯玉祥谁才是真正的爱国将领 ?(上)(2)

2009-12-30 11:0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一元一
三一八惨案, 当时段祺瑞不在执政府内,而是在家里和人下棋。段祺瑞对中国围棋是有贡献的,如围棋巨匠,被誉为以棋悟道的吴清源,就是被段祺瑞发现

三一八惨案, 当时段祺瑞不在执政府内,而是在家里和人下棋。段祺瑞对中国围棋是有贡献的,如围棋巨匠,被誉为以棋悟道的吴清源,就是被段祺瑞发现和培养的。当时吴清源经常来段家下棋,他的家庭经济困难,外公每月资助他一百元,直至送往日本深造。还有其他围棋高手如顾水如等,段祺瑞都尽力培植。

三一八惨案时,军阀奉军正和北伐的国民军在天津大沽口交战,日本帝国的军舰公然助战奉军,并联合英美等八个西方国家联名发出通牒,威逼国民军撤退,要求大沽口炮台撤销防务。

列强们在中国领土上的干预行为,引起北平民众的极大义愤,在李大钊等人的带领下聚集到天安门前抗议示威,然后游行队伍来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口,激愤的人群不顾一切地向里冲去。见群众来势凶猛,一个值班营长慌了手脚,脱口喊出:开枪!士兵奉命向人群射击,惨案就此发生了。

段祺瑞知道这事后,情绪十分悲愤,几天来吃不下,睡不着。他曾在政府召开的会议上说:‘学生们年轻,热情,爱国心强烈,但他们容易冲动,很容易被人利用。他们是值得同情和保护的。’又颁布文件,说:‘伏念青年学子热心爱国,血气方刚,陡起填膺之愤,意气所激,遂尔直前。

揆其情迹,实有可原,特颁明令,优加慰恤。’段祺瑞让手下立即调查死难者的名字,逐一给以优恤抚慰。他还在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从此终生素食,以示忏悔。对八国提出的无理要求,段祺瑞也回电断然拒绝。

段祺瑞算是北洋军阀中的大军阀,但是就政府的人性多寡而言,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最值得称道的也就是北洋政府了。五四运动发生在北洋军阀政府时期。段祺瑞虽然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但是他绝不反对五四运动,这从他任命拔攫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精英分子一事可看出来。一九一六年他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一九二四年任命章士钊为教育部总长;在五四运动中担当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的马叙伦,也被段祺瑞封成教育次长。

在对待平民方面,北洋军阀的确是宽容和人性化。比对北洋以后掌控中国大陆的政权,看看他们在对待群众诉求方面所采取的无人性手段,段祺瑞政府是不是相当温和开明了?记得老舍的话剧《茶馆》有句台词,说:‘民国不如北洋;北洋不如前清。’按这逻辑,咱们在政治民主方面真有点一代不如一代。

新京报上袁伟时的文章说,所谓的五四运动新文化,不过是清朝慈禧新政的延续,并没有什么独创的新东西。‘从民国初年至1928年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以前,是中国历史罕见的学术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袁伟时说的黄金时代正是北洋时代!

袁伟时说,‘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几乎全部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是民间知识分子发动的思想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其基本形式是自由讨论。任何人的意见都没有强制力,人人自由选择。即使有极端主张,也是说说而已。只有这种形势才会涌现那么多大师级人物。’如果当时政权专制凶残,不容异己,能出现如此生动活泼的局面吗?

冯玉祥(1882年—1948年),中国近代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清末时加入淮军,曾参与滦州起义,后投北洋军,任营、团、旅、师长。1922年出任陆军检阅使,率其部队入陜西,并以此地为地盘,其军队因此被称为“西北军”。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在参战途中率军返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逐溥仪出宫,脱离北洋军系,改编所部为“国民军”,电请孙中山北上。因无法抗拒直、奉系军阀的压力请来段祺瑞主政,遭到排挤。

1925年,冯玉祥参加反奉战争失利,退回陜西,后赴俄考察。1926年自苏联考察回国,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军(后改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宣布所部加入国民党,出潼关参加北伐。1927年宁汉分裂之际选择与南京合作,响应蒋介石在军中清除共产党人。

1929年,冯玉祥不满国军编遣会议比例式裁兵原则的决议,称病离开南京,并于5月出任“护党救国军”总司令,但迅速被南京方面内外夹攻而失败,被迫离职前往山西。

1930年联同阎锡山、李宗仁等与蒋介石对抗,引发中原大战,兵败后迁居山东。 1933年5月26日与吉鸿昌、方振武、佟麟阁在察哈尔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时任察省主席的部将宋哲元并不支持,但又不便反对,因而离职,之后冯率军攻下由伪军占领的多伦,引起一阵骚动,但不久后便离察返鲁。

抗战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撤职。1946年赴美国考察水利,并发表反蒋言论。1948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由美返国参加新政协,不幸中途因轮船出事而于黑海遇难。冯玉祥笃信基督,故有“基督将军”的称号。他还有“爱国将军”和“倒戈将军”的称号。

一般认为,冯玉祥军队的几个特点:全军无一人敢吸鸦片。全军仅张之江一人娶过小老婆,张因此遭冯大骂!蒋百里说:冯氏练兵,民国第一。上海报纸:冯军不扰民!冯军所到之处,土匪抱头鼠窜。冯军大刀队,令蒋军和日军士兵胆寒。激烈反日,是民国军人中唯一没有和日本接触的派系。但是,这些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陈公博在《苦笑录》中记录得很明白,冯玉祥规定不许吸鸦片,事实上他的士兵鸦片抽得是最多的。陈公博说,冯玉祥如此,焉得不败。

真正不吸鸦片的军队是吴佩孚的军队。吴少年时因吸鸦片而惹祸,以至于离乡避祸,沦落在北京开摊算挂,痛恨鸦片,故不允许部下抽鸦片,惟独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对他的恩人伯乐郭绪栋,二是对苦守信阳的蒋士杰(号称双枪将——枪和烟枪)。吴佩孚军队的军歌便是吴亲自作词的《满江红》,中心思想就是“北上抗日”。至于吴壮志未酬,乃是因为吴在1926年就大势已去了。

(责任编辑:楚吟)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