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时候,沙陀族是唐朝的御用鹰犬,其酋长李克用为大唐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被大唐封为晋王。李克用性格刚烈,而且相当跋扈,曾经数次和唐廷分庭抗礼,但是始终没有叛唐,其一生倒确实尽到了臣节。但其军事实力和指挥水平远逊于其主要对手朱温,朱温在对敌李克用之时,所用的奸巧和心机似乎都高於李克用,连原先与沙陀友好的契丹(胡人同胞居然被汉人拉走,可见李克用的无能)也被朱全忠拉拢过去了。加上唐廷不愿意相信李克用,李克用的局面日益紧迫。当唐天复年间(901-902年),朱、李太原两次激战,李克用近乎被全灭之后,河东的势力已难以和朱梁抗衡。李克用虽然最后勉强击退了朱温,但此后只能自保河东了。而唐廷所希冀投靠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在一系列的征战中已兵微势弱,更不敢和朱温抗衡。朱温于是尽杀宦官、朝臣、宗室、拆毁长安,还挟持并最终杀害昭宗,唐朝灭亡。
李克用以不能护唐为最大憾事,其镇守的河东之地始终沿用昭宗年号,在全天下都已经向朱梁称臣的时候,沙陀依然死忠唐朝,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公元907年唐哀帝禅让帝位给朱温,当时四川王建遣使至李克用,劝其各王一方,别和朱梁过不去。克用不从,但是眼见大势已去,只有感慨系之,以书报之:“仆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叼将相,籍系宗枝,赐斧钺以专征,徵苞茅而问罪。鏖兵校战二十余年,竟未能斩新莽之头颅,断蚩尤之肩髀,以至庙朝颠覆,豺虎纵横。……誓于此生,靡敢失节,仰凭庙胜,早殄寇仇。如其事与愿违,则共臧洪游于地下,亦无恨矣。”虽然克用只是军阀,但其忠于唐朝的意愿是不容怀疑的。次年正月李克用在忧愤之中病死于晋阳,享年53岁。
3、李存勖的崛起
李存勖,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字亚子,五代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没有之一。
李存勖画像
五代史说,李存勖很小的时候就孔武有力,雷厉风行,显现出强悍的军事才能。在他五岁的时候,跟随李克用路经三垂冈,在唐玄宗的祠堂前休息,两人参拜了玄宗塑像后,伶人奏起了百年歌,李克用感慨于人生易老,预言二十年后李存勖将接替自己率兵征战。而李存勖果然在20年后进军三垂冈,在这里大破朱梁军队。清人严遂成曾经写了一首很著名的诗描写此事。(曾经有不学无术的皇汉说压根没人写诗称颂沙陀,是我自己乱讲的,这里贴一段,免得皇汉再胡说八道)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染跋扈河。只手难抉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三垂冈下的战斗,就是著名的夹城战役,是倭国“桶狭间合战”的中国版本。简单说,就是朱温趁着老英雄李克用死后,沙陀群龙无首,率50万大军进军河东要统一中国。小英雄李存勖以数百骑兵(有说2000骑兵)在三垂冈设伏,等老朱大部队过去,突袭老朱的本阵,结果朱梁军队崩溃,老朱仅率数百骑逃走,至此晋梁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朱温回去不久就被儿子所杀,沙陀的地盘稳固了。
晋梁争霸地区
另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即“晋王三矢”,《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里记载: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李存勖居然一一将老爸的意愿完成,其本事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