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黄巾起义的前奏:东汉外戚宦官互相残杀的几次宫廷政变(二)(2)

2010-01-12 11: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阎显当时正在北宫,听说汉顺帝即位,惊惶失措,不知所为。小黄门(宦官)樊登上前献计,劝他以阎后名义调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率兵守卫朔

阎显当时正在北宫,听说汉顺帝即位,惊惶失措,不知所为。小黄门(宦官)樊登上前献计,劝他以阎后名义调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率兵守卫朔平门(北宫正门),抵御孙程等人。冯诗应召来到,阎显对他说:“济阴王即位,未经皇太后同意,皇帝玺绶在此,即是明证。你如果为太后效力,讨平叛乱,封侯可得。”阎后命人授予冯诗符印,对他说:“能生擒济阴王,封万户侯;抓住李闰,封五千户侯。”冯诗唯唯听命,受印即出。阎显见他带来的士兵不多,便命樊登与他同行,到左掖门外号召官吏和士兵。谁知冯诗阳奉阴违,一出北宫,突然一刀将樊登杀死,率军回到自己军营去了。

阎显弟卫尉阎景闻讯,急忙从宫中回到卫尉府,召集卫兵数百人,欲进入盛德门。孙程传汉顺帝诏令,命诸尚书收捕阎景。尚书郭镇正卧病在家,听到诏命立即跃起,率值宿的羽林军冲出南宫。他来到阎景军前,跳下战车,持符节宣读诏书。阎景怒喝道:“这诏书从何而来?”一面说,一面拔剑向郭镇刺去。郭镇眼明手快,早已闪过一旁,拔出佩剑,刺向阎景。阎景中剑,扑出车外,被郭镇手下军士活捉。阎景所率军士见主帅被擒,纷纷溃散逃走。阎景被押往狱中。因伤势过重,当夜即死。

第二天早晨,汉顺帝派使者入宫,从阎后处夺得皇帝印绶。接着,汉顺帝驾临南宫嘉德殿,派侍御史手持符节逮捕阎显兄弟,全部杀死,家属皆迁徙远方。同时,将阎后迁居离宫。

孙程等拥立有功,十九人都被封侯。当时,这些宦官的声望很高,有人甚至把他们比作开国功臣韩信、彭越、吴汉、贾复一流的人物。为了回报这些宦官的功劳,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汉顺帝下诏允许宦官收养儿子传袭爵位。从此,宦官的权势更盛了。

 跋扈将军专国政

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汉顺帝立乘氏侯梁商女为皇后,妹为贵人。阳嘉四年,以梁商为大将军执政。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梁商病死,汉顺帝又任命其子梁冀为大将军执政。

梁冀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历任黄门侍郎、执金吾、河南尹等官职,一贯横行不法。这样一个无德无才的纨绔子弟,汉顺帝却授他以执政大臣的高位,其昏庸可想而知。

建康元年(公元144年),汉顺帝病死,其子汉冲帝年仅两岁,梁太后临朝听政,他的哥哥梁冀掌握大权。次年正月,汉冲帝又病死。梁冀贪恋权位,与梁太后共谋迎立年仅八岁的建平侯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当然还是梁氏兄弟执掌大权。

汉质帝虽然年幼,却很聪明,他看不惯梁冀骄横不法的样子。在本初元年(公元146年)六月的一次朝会上,他看着梁冀说了句:'此跋扈将军也”,对这位大将军的凶暴表示自己的不满。这句话使梁冀又恨又怕,他唯恐日后小皇帝有不利于自己的举措,便指使内侍在食物中下毒。汉质帝吃了几个有毒的煮饼,便觉得腹中烦闷不堪,急召太尉李固进前,说:“吃了煮饼以后,肚子很不舒服,饮水或许有救。”梁冀却在旁边说道:“饮水后定要呕吐,千万不可饮水。”一句话未说完,汉质帝已捧住胸腹,大叫一声,气绝而死。李固抚尸大哭,要求彻底查究侍臣,被梁太后兄妹搪塞过去。梁冀恐怕李固日后泄露内情,暗起杀机。

李固退出后,正遇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前来哭丧。李固等他们哭毕,便与他们商量善后事宜。三人唯恐梁冀再立幼主,便共同致书梁冀:“天下不幸,数年之间,接连失去三位皇帝(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现在又要择立新君,如此大事,请将军慎重考虑!”

梁冀得书,召百官讨论择立新君。李固、胡广、赵戒和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贤明,又是汉质帝之兄,立他为君最为合适。大臣们也都同意他们的意见。然而,梁冀心中却另有安排。原来,梁太后欲将其妹嫁给蠡吾侯刘志。汉质帝死后,刘志恰巧在京城。梁冀想拥立刘志为帝,自己好作双料国舅,永久擅权。不料公卿大臣们都主张拥立清河王刘蒜,与梁冀意见甚不相合,急切间又不便开口,只得闷闷无言。

众大臣退出后,天色已晚。梁冀吃过晚饭,正在踌躇间,急报中常侍曹腾等求见。曹腾进来后,对梁冀说:“将军几代姻戚,执掌朝政,宾客如云,免不了有些过失。清河王素称严明,如果他立为皇帝,恐怕将军就要大祸临头了!不如拥立蠡吾侯,可以长保富贵。”

(责任编辑:铭史为鉴)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