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探索历史:郑和下西洋船队在海上的饮食(2)

2010-01-19 11:3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郑和船队的主食粮食以米麦为主,可用以作粥、饭的豆类、黍、稷、粟等次之 米谷在郑和远航所经之地多有生产,如中南半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及印

郑和船队的主食粮食以米麦为主,可用以作粥、饭的豆类、黍、稷、粟等次之

米谷在郑和远航所经之地多有生产,如中南半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及印度半岛等地,但这些热带地区却“无大小二麦”。阿拉伯半岛兼产米麦,古里、忽鲁谟斯虽有麦贩售,然并非该地出产。船队所经之地,部分地区米麦全无。如:满剌加田瘦谷薄,以沙孤米(西谷米,Sago)做饭;溜山是海中的珊瑚礁群岛,土地更瘠,灌溉困难,居民不识米谷。到达以上地区船员可能不免口腹受苦。

船队的动物性蛋白质的来源,主要包括畜肉、禽肉、水产及奶酪等。马欢记述的地区都位于海岸线上,或在沿海溯流而上的河岸边,居民通常以渔为业。中国人摄取的肉类一般以猪、鸡为主,而回教徒忌吃猪肉,崇信佛教者(锡兰、小葛兰、柯枝、古里)尊敬象、牛,忌吃牛肉。郑和船队所到之地,除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锡兰等地,多信奉回教,故食用禽畜肉类,舍猪、牛,而就鸡、羊。猪的记录只见于占城、那孤儿王、榜葛剌,以及中国人聚居的爪哇、旧港,比较特别的是古里还有鹿、兔,祖法儿有骆驼肉。乳类及奶酪较不普及,只见于苏门答腊、锡兰及古里。

郑和船队食谱中蔬菜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水果提供了丰富的维他命C

马欢有关食物的记述中,以蔬果种类最为繁多。依类别归纳有三大类,包括:瓜类(冬瓜、黄瓜、菜瓜、小瓜、葫芦)、茄子、萝卜、胡萝卜等,这些都是耐存放的菜蔬,推估是带上船的主要菜色;另一类为葱、姜、蒜、胡荽、韭、薤等辛香菜类,是用于调味或烹调用佐料。

至于中国饮食中重要的叶菜类,在中南半岛等四季草木常青之地,应该生产有各样品种,但《瀛涯胜览》中为什么却只提到芥菜一种而已?颇饶人趣味,或由于芥菜的生产以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较多,是会稽人士马欢所熟悉,不仅可供新鲜食用,且可腌制成酸菜、雪里红、梅干菜等,其它叶菜类未尽可供加工之用。

水果类在爪哇、马来半岛及印度半岛等地区主要为椰子、芭蕉、甘蔗、西瓜等,还有一些是热带特产的水果,如:莽吉柿(山竹)、郎扱(冷塞果)、赌尔乌(榴连)、菠萝蜜及酸子(芒果)马欢对这些温带地区陌生的水果作了详实逼真的描述,色香味历历如现,这些水果至今仍盛产食用,他并且注意到在这些地区“无桃李”的现象。

在干旱沙漠型气候的阿拉伯半岛,生产的是另一类水果,主要有石榴、花红(苹果)、西瓜、甜瓜以及晒干而成的万年枣(椰枣)与葡萄干等。马欢所称的“果”尚不只水果,还包括种子、坚果类的松子、把聃(杏仁)、核桃等,这些都出产在阿拉伯半岛,可提供蛋白质与脂肪,其营养价值异于水果提供维他命C及纤维质的功能。

沿途所见嗜好品为槟榔及酒类。在暹罗、满剌加、榜葛剌、古里、锡兰与溜山等地,酒类的生产原料为茭章、椰子与米,而在阿拉伯半岛由于回教地区禁酒,故并无是类产品。调味品方面,忽鲁谟斯盛产岩盐,锡兰、古里以椰制糖,沿途均未曾提及醋及茶。郑和船队饮食融合“东洋”“西洋”各种风味,促进了东西饮食的交流

郑和船队人丁众多,督导饮食制备、调度食勤庶务人力、靠岸时补给采购以及食品保鲜贮存等,皆需庞大的管理作业;而粮食供应以维持数万船员健康的体魄,方得完成七次长程远航的壮举,更是艰巨的挑战任务。

郑和远航所经之地食粮大多是当地土产,而苏门答腊、印度半岛西南的古里、柯枝,及波斯湾口的忽鲁谟斯等,为东西交通要道的商港,贸易繁盛,有外来的商品,增加了食物的多样性。

由于各地食物的生产与栽种受到气候、土壤、地势等自然栽种条件,以及宗教、习俗、贸易、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郑和船队参酌原有饮食习惯,对食物选择、取舍。就整体而言,远航沿途提供了船队一些原本熟悉的食物,也加入“东洋”及“西洋”的异国风味,饮食的交汇是可预期的。

(责任编辑:记忆海蓝)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