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所成员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江姐等革命烈士牺牲的白公馆,渣滓洞大屠杀也被笼统地称为“中美合作所大屠杀“,实际上中美合作所早在1946年1月就已结束,当时江姐尚未被捕。这样称呼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两座集中营所在地在大范围上都属于中美合作所原址所在地。白公馆,渣滓洞等集中营与中美合作所没有隶属关系。中美特种技术所合作协议第一条是这样写的:“为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交换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和搜集中国大陆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队,挺进日军后方,协助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共同迅速歼灭日寇。”这是一个基本因对日作战而产生,随对日作战结束而结束的机构。
然而,中美合作所颇有恶名也自有原因 – 在中美合作所期间,美国方面训练了数万名武装特工和专业人员,并运进了数千吨各种物资,这些人员和器材,后来大多被国民党方面使用于内战之中。因此,费正清曾说:“中美合作所的弊端在于,当1945 年国共内战爆发时,它提供的美援全部用在了国民党一边。这就在客观上意味着美国‘过早地' 加入了反对共产党的活动。”
而这些物资中,就包括这种特工用“无声手套手枪”。解放战争中,这种武器曾经被多次从国民党特务机构中缴获,至今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还有一只被当作展品展出。
军博尚带有血迹的手套手枪
然而,这里面有个有趣的事情。中美的情报合作,早期虽然是美国海军方面捷足先登,但后期却是战略情报局占据重头。由于战略情报局局长“野牛”多诺万出身陆军,戴笠和梅乐斯最初与其十分抵触。但战略情报局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其实力和影响,远不是海军方面,特别是梅乐斯这样的小人物所能抗衡。最终,梅乐斯被调回美国,据说还受到了军衔降级的处分。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系统研制的“无声手套手枪”只有中美合作所前期梅乐斯当政时可能运进中国,提供给军统特务使用。中美合作所后期援华物资和训练的提供者主要是陆军背景的战略情报局,是不可能提供海军的武器给军统方面的。
曲波在《林海雪原》中让军统特务身份的侯殿坤使用这种武器,其实潜台词就是在说明侯的身分之重要——侯殿坤,应该是早在中美合作所前期就已经加入军统的老牌特务,并且很可能受过梅乐斯时代的特工训练!
在文学作品中,对当时的特工武器会出现如此真实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军事生活的熟悉,这是任何闭门造车都无法代替的。
(责任编辑: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