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率领的第40军在抗美援朝中首战大捷,被彭德怀誉为“入朝作战第一枪”,毛泽东主席也欣然将这一天--1950年10月25日,定为志愿军出国纪念日。
他就是开国中将温玉成。
温玉成(1915.10-1989.10.29),曾用名温振兴,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二十团宣传员。兴国县警卫营干事,独立第十二团总支书记、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红八军团第二十一师六十二团政治委员、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红五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新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纵队纵队长,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独立二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四十九军第一四五师师长,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副军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军长,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乞讨追部队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在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为了打通通向苏联的道路,开创西北抗日新局面,红四方面军的红九军、红三十军和红五军,约二万余人,渡过黄河,奉命组成西路军,向甘肃西北、新疆方向执行西征的任务。
西北军阀马步芳唯恐红军进入新疆,下令“死力堵截,阻止红军西进和东下”,并决计要将西路军消灭在河西走廊。西路军要想取胜,马步芳的骑兵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为此,红五军专门成立了一个骑兵团,准备与之抗衡,由温玉成担任骑兵团政委。温玉成对骑兵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思想教育,并身先士卒地投入行军和战斗。12月30日,红五军攻下河西重镇临泽县城,歼敌3000余人。次日,又攻占了高台县城,守敌保安队、民团共1400余人全部投降。
红军攻占高台,让马步芳狗急跳墙,遂派出五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及一个炮团和一个民团约两万余敌军,以八倍于红军的兵力,向高台的3000红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高台城墙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大土围子,高不到6米,且顶上狭窄,很难组织火力坚守。而红五军却接到命令,必须守住高台,策应其他部队的战斗。
为了守住高台,温玉成动员军民把木箱、木柜抬到城墙上,填满沙土,泼水结冰,以加固加厚城墙,并不分昼夜地组织锻造大刀、长矛,以补充弹药的不足。
马匪连续数天的反复炮轰、冲杀,虽均被红军打退,但红军由于没有补给,直至弹尽粮绝,伤亡越来越大。温玉成和战士们只好用大刀、枪刺、石头与马匪拼杀,甚至抱住敌人一道滚下城墙,同归于尽。1937年1月19日晚,大部分红军战士壮烈牺牲。20日,红五军血战八天八夜后,终因寡不敌众和收编民团的叛变,高台被马匪攻破。左腿负伤的军团长董振堂,被马匪杀害,头颅悬挂在高台城楼上。温玉成因腿部负伤而被俘,被马匪关押在兰州。后来,温玉成趁敌人不备,机智逃脱,忍着伤痛,沿途乞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行走,在甘肃平凉附近,终于回归到革命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