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汉朝·霍光】尽心尽职只为汉室江(2)

2009-04-01 15:3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年幼的昭帝不把霍光的话当回事,笑着对霍光说:我是皇帝,想要封他们为侯,还不是我一句话,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霍光立即正色地说:无功

  年幼的昭帝不把霍光的话当回事,笑着对霍光说:“我是皇帝,想要封他们为侯,还不是我一句话,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霍光立即正色地说:“无功者不得封侯,这是高祖皇帝立下的规矩,皇上怎么好轻易更动呢!”

  接着他又陈述了不能封金建为侯的道理,终于把汉昭帝说服了。

  霍光乘机教导昭帝要如何才能当一个好皇帝,并对昭帝说:“百姓至今还在想念着汉孝文帝和汉景帝。”汉昭帝不大明白就问:“百姓为什么想念他们?”霍光说:“因为他们待老百姓好。”

  于是,汉昭帝也懂得了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好好地爱护老百姓。他们两人就开始商量了安抚百姓的办法。第一,要各郡县推荐贤良的人才;第二,查办失职的官员;第三,为受诬陷的人申冤;第四,安抚孤独疾苦的贫民。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每当春耕时,霍光就派人到各地去查看生产情况,政府把种籽和粮食贷给缺粮少籽的贫民。秋天还下诏:“春天借给贫民的种籽、粮食,不再收回了,今年的田租税也一概免了。”

  贫苦百姓接到朝廷的诏令后,喜出望外的奔走相告,说;“又一个汉文帝来了。”百姓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辅佐朝政给百姓带来的实惠,他的声望随之增高。

  不拿原则作交易

  封建朝廷中争权夺利的斗争是一个顽症。霍光当政,必然招来其它也想掌权人的怨恨,加上霍光平日坚持制度,办事认真,这就更让一些人感到霍光处处碍手碍脚,使他们不能为所欲为,因此,勾心斗角的事一件接一件,使霍光应接不暇。

  想跟霍光争权的第一个人就是辅政大臣左将军上官桀。他和霍光本是儿女亲家,他的儿子上官安的妻子就是霍光的大女儿。上官桀的孙女(即霍光的外孙女)和汉昭帝年龄相当,为了和霍光争权,上官桀想把孙女儿嫁给昭帝,将来可立为皇后。上官桀父子为此事和霍光商量,霍光秉公说:“你的孙女儿也是我的外孙女,现在才六岁,就送进宫中去,这样做不合适,朝中官员会有议论的。”霍光这种一心为朝廷,不谋私利、不循私情的作法,本是辅政大臣应有的品德,但是,上官桀父子却为此事恨死了霍光,处处给霍光找麻烦。

  上官桀父子碰了霍光的钉子后并不死心,想办法另找门路,一心要把几岁的小女孩送进宫中去。他们知道汉昭帝自幼失母,由姐姐长公主照顾,所以一直很听长公主的话。于是他们就托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去求长公主出面周旋。长公主听了丁外人的话就同意了,昭帝是一个小孩,长公主同意了,他也就同意。这样上官桀的孙女儿就顺利入宫了,只几个月时间就立为皇后。从此,上官桀父子成了皇亲国戚,在朝廷更加位尊势盛了。

  他们非常感激长公主和丁外人的帮助,总想加以报答,于是就想为丁外人请求封侯。这明显的是想牺牲朝廷的利益来给自己作人情,而且这样封侯又不符合汉朝的制度。当他们与霍光商量此事时,霍光坚持“无功不得封侯”的原则。霍光坦率地对他们说:“汉高祖在世时立下的规矩就是,‘无功不得封侯’,现在丁外人没有为朝廷立什么功,你们要封他为侯,又拿不出为他求封的理由,这怎么能行呢?”

  不论上官桀父子怎么说,霍光就是不同意。上官桀无可奈何,只得降低要求说:“那就封丁外人为光禄大夫(皇帝身边的官员)总可以吧!”霍光不顾情面断然地回答说:“那也不行,丁外人在朝廷里声名狼藉,什么官爵都不能封,请你以后不要再提了。”上官桀父子在霍光处几次碰了壁,又气愤又羞愧,就跑到长公主和丁外人那儿添油加醋地说了一气,使长公主和丁外人也把霍光恨得咬牙切齿。

  为了拔除眼中钉,他们想办法排挤霍光。上官桀父子和长公主等人暗地里联络朝中反对霍光的力量。当时担任御史大夫的辅命大臣桑弘羊,凭借在汉武帝时期,曾建议创立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制度,为朝廷增加了财富。加上他又善于理财,多次给国家开辟财源,为朝廷立过大功的资本,就总想为子孙在朝廷里谋求一官半职。

  霍光对桑弘羊的请求也不答应,并说:“你有功劳,朝廷赏赐你是应该的,但是你的子弟不能靠你的功劳做官,他们必须凭自己的本事才行。”霍光敢于打破这种世袭的陋习,本是有利于朝廷和百姓的。但是,晚年的桑弘羊居功自傲,在政见上和霍光已发生了严重分歧,现在又从自己的私利出发,提出非分要求被霍光拒绝后,怨恨霍光是有意刁难,气愤不已。霍光一下子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他们下决心要把霍光打倒,一天到晚都在窥测方向,寻找机会以便下手。

  君臣不相疑

  汉昭帝的同父异母兄长燕王刘旦,因为没有当上皇帝,心里老是怨恨不已,当然想把辅命大臣霍光打倒。反对霍光的势力和燕王刘旦相勾结,密谋策划先挤垮霍光,再废昭帝拥立燕王为帝。燕王刘旦恨不得马上当皇帝,就催上官桀等人早点想办法动手。以燕王刘旦为首的政变集团,在暗中布下了罗网,就等着霍光往里钻了。

  有一天,霍光出长安城去检阅御林军(皇帝的近卫队)操练,并且调了一个校尉(仅次于将军的军职)到大将军府里来工作。上官桀等人认为这是整垮霍光的好机会,于是乘机假冒燕王刘旦的名义给昭帝上书,状告霍光。他们一说霍光出城集合御林军操练,一路上耀武扬威,坐着像皇帝出巡时一样的车马,违反礼仪规定,不像个大臣的样子。二告霍光擅自作主,私自调用校尉,有图谋不轨的阴谋。最后还表示愿交还燕王大印,回到宫里来警卫皇上,查处奸臣作乱的阴谋等等。昭帝看了告状信后,当时没有表示可否,就把此事先放下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