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庄园,庭院深深
革命经历 “南秋瑾,北青霞”享誉全国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马青霞的照片,圆圆的脸庞,冷峻的外表透出一股男子气概。一个游客看完照片后情不自禁地说:“这个照片怎么和秋瑾那么像啊!”
导游说,马青霞不仅外表和秋瑾有些相似,而且和秋瑾具有同样的革命经历。
资料表明,1905年马青霞随二哥马吉樟到日本,在日本接触到了孙中山、秋瑾等同盟会人士后,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当得知河南籍留日学生没钱出版《河南》杂志时,她慷慨解囊,帮助杂志出版。后来和朋友在东京创办了《中国新女界》期刊,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加入了同盟会后,成为一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回国后帮助“同盟会河南支部”创办“大河书社”,筹集革命活动经费,曾被推选为北京女子学务维持会会长、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和河南国民捐总理等荣誉职务。在东京、北京鲁迅先生曾慕名两次拜访她,并为她题写赞语“才貌双全”。
辛亥革命成功后,马青霞政治声望提高,与秋瑾齐名,当时社会上有“南秋瑾,北青霞”之誉称。而且秋瑾被杀害后,马青霞还写了一篇《祭秋瑾文》:“本欲回国前去面晤,聆听高见,不料天不暇人,竟身遭不幸,使余不得见而哀痛。”如今这篇文章还被陈列在马氏庄园里。
散尽家产 孙中山曾为她题词“天下为公”
在马氏庄园里,记者找到了马青霞所住的房子,故居门朝西,里面陈设简单,但在墙上,却挂着“天下为公”和“巾帼英雄”。导游说,这是孙中山为马青霞题的。
据马氏庄园负责人介绍,1913年马青霞亲赴上海晋见孙中山先生(当时孙中山先生已交卸总统职务,担任全国铁路督办),表示愿将全部家产捐献国家,作为建设铁路的资金,孙中山非常感动,为马青霞题了“天下为公”和“巾帼英雄”,赞扬她对革命工作的支持,但最后因为时局动荡,这笔钱没有用上,到1922年冯玉祥第一次督豫时,马青霞把大部分财产归公,做办学校的资金。
邓叶君说,马青霞散尽家财资助革命,遭到了刘氏家族的抵触,所以处理完刘家财产后,马青霞恢复姓氏马,转回安阳娘家居住。1923年卒于马氏庄园。
记者看到,马青霞房间里有一个陡峭的楼梯通到楼上,导游告诉记者,晚年的时候,马青霞就住在上面,一直到去世。
“这样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庄园,在国内也并不多见。一个马氏庄园,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安阳县文化局原局长邓叶君说。
(责任编辑: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