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的风骨·周璇不“犹太”
吕恩6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结识了文艺界一大批明星,胡蝶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上世纪30年代,胡蝶在电影界是屈指可数的一号大腕。吕恩30年代在上海当中学生时就崇拜胡蝶。胡蝶的演技和节操给吕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5年春,张骏祥导演《小人物狂想曲》,吕恩与白杨、谢添同台演出,她饰一个爱虚荣的由港来渝的青年女性。当时剧社穷,没有齐备的服装,快演出了吕恩演的角色服装还没着落。张骏祥给时在重庆的胡蝶写信,说好要吕恩自己去借行头,若试穿合身就借回来。40多岁的胡蝶仍风姿绰约,吕恩深为她的端庄美丽而震慑。胡蝶热情招待,并细心询问吕恩扮演的角色背景后,从自己的衣物中挑了一件给吕恩说:“大花衬衫,颜色鲜艳,符合你演的角色;一条西服裤子,表示你出门旅行。”并教吕恩香港女人走路的姿态,嘱咐吕恩“一定要穿高跟鞋,那样在出场时显得苗条、挺拔,一亮相就让观众第一眼觉得你是从香港来的。”吕恩告辞后走出老远,胡蝶又追上来,叮嘱吕恩:“演出时最好用一块花纱头巾把蓬松的头发包起来,并在额前露出几绺卷发,显出风尘仆仆感……”
在胡蝶的悉心指导下,吕恩对演出的新角色充满了信心。吕恩一出场,果然十分抢眼。赵丹在台下当观众,演出结束后,马上跑到后台对吕恩说:“你的上场,使台上为之一亮。”晚年的吕恩,每每想起胡蝶,十分感念她对自己的提携与帮助。
吕恩对胡蝶的民族气节尤为敬佩。珍珠港事件后,香港沦陷。胡蝶东躲西藏。日本的久田幸助是中国通,会粤语,找到胡蝶,以高酬为诱饵,要她去东京拍一部《胡蝶游东京》的风景片。胡蝶谎说自己怀孕,不便拍片。然后,通过秘密渠道找到游击队,经乔装打扮,以到九龙租界旁的教堂做礼拜为幌子,偷偷离开香港,辗转到达广东惠阳。胡蝶特捐3000港币给抗日力量。战火逼近韶关,胡蝶又逃到桂林,最后到达重庆。
金嗓子周璇也是吕恩的好朋友。1948年周璇在香港永华电影企业公司拍的《清宫秘史》中饰珍妃,吕恩第一天到这家公司拍电影《山河泪》,在化妆室里结识了周璇。因为她们都是江苏常熟人,倍感亲切。周璇亲切地喊吕恩为“小常熟”。
1949年初夏在澳门与黄苗子、郁风、张大千合影
周璇自幼家贫,是在苦水中泡大的。自《天涯歌女》一举成名,有了钱之后,过惯苦日子的周璇仍很节俭,处处精打细算。倒霉的是她赚的钱后来全被人骗走了,成为人财两空的悲剧主角。
有一件耐人寻味的小事,令吕恩难忘。
一次吕恩与周璇同到一处做客,出门后又同回公司办事。以爽气闻名的吕恩顺手招了辆出租车。周璇马上说车费由她付。吕恩拗不过,只好听她的。上车后周俯在吕恩耳边悄悄说:“我要车子开到公司大门外的马路上停,不开进去。”吕恩不解,问为什么。周璇笑着低声说:“出租车基数是二元,这条路我常坐,到公司大门外正好二元。拐个弯,就要多付两角。”吕恩是个爱开玩笑、好逗乐的角色:“开进去吧,这二角钱我出。”周璇急了,忘了谈话不该让司机听见,大声喊:“不许你多花这二角冤枉钱,和我一起走几步回公司。”
1949年春,上海解放,吕恩准备回去。离港前夕,吕恩到弥敦道买东西,正好碰到周璇,向她告别。吕恩问她什么时候回去。周璇很伤感,说“你们有文化,回去有事做,我不识字,连剧本都看不懂。我演的这些片子,那边是不会要的……”吕恩邀她进咖啡馆小坐,两人又聊了起来。周璇说她喜欢孩子,她打算在香港多拍几部片子攒些钱,将来到上海办个幼儿园……结账时,吕恩抢付,周璇拉住她的手不肯,坚持由她付。
晚年吕恩回忆这件事时凄然地说,“想不到我们的那次见面竟是永诀!”吕恩认为周璇人十分朴实,生活俭朴,从不乱花钱。她也从不想占别人的便宜。可当时电影圈里有人讥她为“犹太”,(吝啬)实在不应该。“从她的节俭中更能体察她的辛酸。”吕恩如是说。(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