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黄娥】蜀中才女 曲中李易安(4)
2010-06-22 15:06
在一首《寄外》的诗里,黄娥写到: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春山不杜鹃。 此诗表达了她对别离感觉太久、太苦和悲沧
在一首《寄外》的诗里,黄娥写到: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春山不杜鹃。
此诗表达了她对别离感觉太久、太苦和悲沧绝望的心情,一个“杜鹃啼血”的典故,让人觉得触目惊心,感情跌宕起伏,读之令人叹惋、同情。
在一首《失题》的诗里她写道:
泪珠纷纷滴砚池,断肠忍写断肠诗。自从那日同携手,直到而今懒画眉。无药可疗长恨夜,有钱难买少年时。殷勤嘱咐春山鸟,早向江南劝客归。
血泪融墨,万般无奈的她,只好寄意于春山鸟,来寄托一点渺茫的希望。把对丈夫的思念写的哀婉动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寂寞、痛苦无助的黄娥。
黄娥的诗、词、曲也以“议大礼”事件为界,前期作品清新活泼,语言晓畅明丽,感情真挚动人,后期诗曲大多涂上了凄凉哀怨的色彩。为了不给被发配的丈夫添麻烦,黄娥写诗除了寄给丈夫,从不肯示人,“虽子弟不得见也。”因此,她的诗作保留下来的数量很少,仅存的作品也多是写离愁别绪的,感情深沉、压抑而哀婉;但表现手法却多姿多彩,“读之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历代评论家对她评价很高:“夫人篇什,云蒸霞烂”,“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淑贞(朱淑贞)”,是当之无愧的“曲中李清照”。明代大戏曲家徐渭称黄娥“才艺冠女班”,赞其词“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并以已之作与黄娥比较,竟甘败下风,声称:“予为之左逊焉。”
黄娥不仅才艺超群,其贤德也得到了世人的称诵。她同杨慎结婚,仅过五年顺境生活,便遭逢杨慎谪戍,从此坎坷一生。面对一下成为阶下囚的丈夫,黄娥不仅没有怨言,还极尽爱心与照顾,使在政治上遭受迫害的丈夫得到身心的慰籍。在杨慎政治受打击,远离故土不能侍奉爹娘、照顾娇儿的岁月,凄凉的黄娥默默地挑起了家庭重担,尽心事家,孝敬公婆,教哺子侄,为远谪在外的杨慎操持家务,解决后顾之忧,把杨慎不能做到的尽力弥补。她的丈夫对此满心感怀,有一次杨慎在为黄娥祝寿的时候,有“女洙泗、闺邹鲁”之辞。洙泗、邹鲁,代指孔孟,丈夫杨慎是把她作为女中圣贤来尊敬的。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钱谦益在《历朝诗集小传》说黄娥“闺门肃穆,用修亦敬惮”。明代晚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的徐渭赞颂他们夫妇“著述甲士林”,“才艺冠女班”。 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誉。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