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鲁迅评价孙中山:没有党军就得迁就有武力的别(2)

2011-04-25 09:4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刘明刚
1926年3月12日,国民党北京党部的机关报《国民新报》专门出了一期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特刊,鲁迅应邀撰写《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这是他第一


  1926年3月12日,国民党北京党部的机关报《国民新报》专门出了一期“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特刊”,鲁迅应邀撰写《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评论孙中山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高度评价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的丰功伟绩。他写道:“只要这先前未曾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把一个国家视为一个人的纪念碑,这是无与伦比的评价。

  如今,人们写文章纪念逝者,经常说,“某某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鲁迅也想说这层意思,但其表述方式却与众不同,因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写道:“凡是自承为民国的国民,谁有不记得创造民国的战士,而且是第一人的?”

  孙中山逝世后,有些文人攻击污蔑,“几个论客说些风凉话”:1925年4月2日《晨报》所载署名“赤心”的文章《中山……》,其中写道:“孙文死后,什么‘中山省’、‘中山县’、‘中山公园’等等名称,闹得头昏脑痛,……索性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山民国’,……‘亚细亚洲’改称‘中山洲’,……‘国民党’改称‘中山党’,最干脆,最切当。”1925年3月13日《晨报》所载梁启超的答记者问《孙文之价值》,称“孙中山先生一生‘为目的而不择手段’,‘无从判断他的真价值’。”

  对于这些不敬之词,鲁迅非常愤慨,义正辞严地写道:“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革命的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鲁迅热情讴歌孙中山革命的坚定性:“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哪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

  对于攻击孙中山的“奴才”们,鲁迅在《战士与苍蝇》一文中愤怒地写道: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对于该文,鲁迅在《这是这么一个意思》文末有过一个声明,说:“其实我做那篇短文的本意,并不是说现在的文坛。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

  “只希望中山大学中人虽然坐着工作而永远记得前线”

  鲁迅于1927年1月18日到达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3月1日中午,中山大学举行春季学期开学典礼,鲁迅在会上作了演讲。对于这次演讲,鲁迅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午中山大学行开学典礼,演说一分钟”。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将两周年之际,在北伐战争正在节节胜利的形势之下,鲁迅在演讲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结果,留下来的极大的纪念”,只是“中华民国”这样的一个国家名称而已,实际上“革命尚未成功”。既然是“革命尚未成功”,因此,鲁迅告诫在后方读书的中山大学的学子们,一定要牢记“使命是很重大”;一定要发扬革命精神,“必须为革命的精神所弥漫;这精神则如日光,永永放射,无远弗到”;一定要“永远记得前线”,完成孙中山未竟的事业。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