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出身高贵文武精通又面容如玉的和珅为何当侍卫

2011-07-29 13:46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 吴越
皇帝的侍卫众多,英廉手眼通天,不是不能给自己的孙女婿找一个更好的差事,偏偏要选中这个不起眼的、近似于“仪仗队”的粘杆处,不是他无能为力,应该是他煞费苦心有意“争取

  本文摘自《另眼看和珅》,作者:吴越,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英廉自己就是从内务府出来的,要想让自己的白丁孙女婿补个官,可能有些困难,甚至还有顾虑;但若指着他那三等轻车骑尉又一等云骑尉的“世爵”,补一个侍卫,还不是一句话,手到擒来?

  于是,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二月,英廉先给和珅办理了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的手续,然后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十一月,在粘杆处补上了一个三等侍卫。那一年,和珅二十二岁。

  说到这里,有三个问题,似乎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和珅拥有两个世袭的身份:三等轻车都尉和一等云骑尉。前者是三品;后者是六品。而三等侍卫则是六品。既然他有三品的头衔,为什么不给他补一个三品,却给他补一个六品衔呢?这是因为八旗子弟中享有世袭爵位的人太多,虽然许多纨绔子弟养尊处优惯了,不肯也不屑于去给皇上当差,但是也不排斥有一些人已经家道中落,单靠“皇粮”已经无法过日子,不得不出来挂一个职务,好多得一份儿俸给。好在给皇上当随从侍卫,不是在内廷值班,并不是天天有事情,清闲得很,所以要求进侍卫班子的“爵爷”很多,而且许多人的爵位都还挺高的。所以,凡是新进人员,只能从三等侍卫干起,而不能根据你的世袭爵位定品级。

  第二,侍卫,不就是一个警卫员吗?级别怎么那么高?前面说过,一个“一等侍卫”,可是正三品官,和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等等官员是同一级别的。拿今天的官员来比,那可是和北京市市长、各省省长级别相等的高官哪!

  其实,这也是中国的传统制度,古今皆然。就拿今天来说,有许多看起来不起眼的职务,例如参谋、干事、秘书,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什么级别:有班排级的小参谋,也有少将、中将的高参;秘书,只要是亲信的秘书,那是可以“代拆代行”代替首长签发文件的;毛泽东的秘书,还有部长级的呢!特别是十年浩劫中的“文革小组长”、“某某专案组组长”,连国家主席、共和国元帅的小命儿都在他手里攥着呢!你还敢问他是什么级别?不说“特殊时期”了,就说正常年月,中央首长的“警卫员”,就有不少是“师军级”的。我见过高岗和周恩来的警卫员,据说都是师级(高岗出事儿以后,他的警卫员郑天雄和我在一起劳改,我还是专门看管他的“严管组组长”,所以我认识他,甚至很了解他);毛泽东身边的“银桥”,谁知道是什么级别?知道是什么级别,又有什么用?

  第三,这里明明说和珅的世袭爵位是英廉帮他办的。那么和珅在十八岁以前,他什么爵位也没有?世袭爵位的继承,具体的章程我没查到,但是一般说来,只要“老爵爷”亡故,其长子就应该可以继承,不存在一个年龄大小的问题。不然的话,和珅的父亲故去,他没有爵位,可就没有经济来源了。我估计这里所说的“英廉给和珅办理了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的手续”,指的是“年满十八岁可以任职”的手续。没有这个手续,就无法“入补粘杆处”。

  第四,这“粘杆”是个什么东西?

  粘杆,就是一根竹竿,头上裹着粘胶,本来是小孩子用来粘取树上的知了的。看过《水浒传》的人,都应该记得第六回中高衙内出场的时候,他那一帮跟班,手里就拿着弹弓、吹筒、粘杆。这本来是游嬉浪荡的公子哥儿出门带着“备用”的玩意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位皇帝出去玩儿的时候,偶然曾经用粘杆粘过知了,于是这粘杆就名正言顺地进了皇帝的侍从处,成了皇帝出行的“仪仗”之一了。——皇帝嘛,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其实就是纨绔子弟、公子哥儿们的总头目。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