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西周重器利簋与武王克商的渊源

2009-04-11 17:3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齐吉祥
武王克商,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凭借的都是文献资料,没有直接的实物。利簋就是见证这一历史事件的青铜器。

牧野之战,武王克商,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然而,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凭借的都是文献资料,而没有直接的实物见证。虽然说传世文献的记载还比较丰富,但毕竟不是出自当事人之手。有的真伪难辨,有的互相抵牾,还有的使人不敢采信。如《逸周书》记载武王克商的时间是“甲子朝”,司马迁也在《史记》中说“甲子日,纣兵败”。《韩非子》记载“战,一日而破纣之国”。大家知道,我国古代是采用干支纪日的,那么,难道周武王真的就是于甲子那天在牧野大败商纣王的吗?再说,一场决定性的大战真的一天就见分晓了吗?

利簋的出土,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1976年3月,陕西临潼的农民在搞水利建设时,挖到一个窖藏,出土了青铜制品151件,其中就有这件引起学术界轰动的铜簋。簋是古代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的器皿,相当于现在的大饭碗。(北京东直门内大街集中了众多的饭店,是人们吃饭的好场所,故被称作“簋街”。)在祭祀或宴享时,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和鼎配套使用。按周的礼制,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这件簋上半部为圆形,两侧有两只兽形耳,兽形耳上还有垂珥,下半部为方形底座。该器表面最引人注目的纹饰是兽面纹,细看,还有夔龙纹分饰在兽面纹两侧和圈足部位,并以云雷纹为地纹。

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共4行32个字。铭文开头即讲“王武征商,惟甲子朝,”这与上述文献中周武王在甲子日早上出兵伐纣的记载完全一致。铭文还讲述武王灭商七天后,在陕西阑师赏赐有功人员,“利”得到了周武王赏赐的金(商周时指铜为金),为纪念这一荣耀,就铸造了这件簋和铭文。由于簋的主人是利,所以被称为利簋。又因为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也有人称其为“武王征商簋。”

利簋的发现,使我们首次看到武王克商的实物证据,尤其是其铭文的内容同历史文献能相互印证,自然提高了相关历史文献的可信度,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利簋的发现为青铜器鉴定提供了一件标准器。鉴定古器物时代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标准器的比较法。通过同可以确定时间概念的器物相比较,鉴别器形、纹饰、文字、色泽等要素上的异同,确定其它器物的年代和真伪。利簋是已知西周时代最早的一件铜器,其方座的器形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其铭文字体扁长,并保留有商代铭文字体首尾尖中间粗的特征,堪称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我国一直没有找到武王克商的确切年代,有的只是汉代以来人们推算的年代,因为推算的依据和方法的不同,所推算的年代也不相同,据较权威的专家统计,关于武王克商的年代竟有44种说法,其年代最早的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12年。1996年,我国启动了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领域的200多名专家,经过5年的联合攻关,于2000年10月公布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将公元前1046年定为武王克商之年。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