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桥头题诗枕:具有千年历史的磁州窑瓷枕

2009-04-24 13:2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邯郸市博物馆的文物中,其中有一件磁州窑瓷枕,拥有不同寻常的传奇经历,这就使它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珍贵无比。它就是桥头题诗枕,又称司马相如桥头题诗枕。

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博物馆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一件磁州窑瓷枕,拥有不同寻常的传奇经历,这就使它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珍贵无比。它就是桥头题诗枕,又称司马相如桥头题诗枕。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一场大雨降临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西来村,这场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

第二天,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人们又恢复了日常的生产活动。西来村中的一个农民外出无意中路过村旁的一座无名古墓,发现这座原本就年久失修的古墓,被大雨彻底冲毁了。而墓旁有一件物体在阳光的反射下,发出刺眼的光芒。农民很是好奇,于是走上前仔细地打量起来,这件物体外形很大,像个空心方砖,陶瓷质地,上面还有一些漂亮的图案,非常吸引人。看着地面的痕迹,农民判断出这件物品很可能是墓中的随葬品。农民认为这应该是个宝贝,就将它送到县文化馆。

县文化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从农民手中接过这件宝贝,也觉得这件物品很漂亮,可是当他知道这是从墓中得来的物件以后,很是忌讳,他认为墓中的东西是不吉利的,也就没有向上级报告,只是把这件物品随手放在门口了。

就这样,这件从邯郸市磁县西来村古墓出土的随葬品,被东挪西放,今天放这里,明天放那里,最后被放在文化馆大院的一个角落里,就再也无人问津了。直到几年后的一天……

那一天又是狂风大雨。傍晚的时候,雨渐渐停了,一位从北京来的老文物专家走出宿舍,来到文化馆大院散步。老专家信步走到大院的一个角落,突然,他无意中的一瞥,发现了已经在这被放了好几年的那件随葬品。

老专家来到随葬品的跟前,仔细打量起来。经过一天大雨的淋刷,随葬品上面的污泥被洗得一干二净,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老专家一眼就认出这是件瓷枕。这件瓷枕做工细腻,精美绝伦,瓷枕的两端绘有花卉,前立面绘有狮子和绣球,后立面绘有猛虎,在枕面上还绘有一幅生动的山水人物图画,讲的是司马相如桥头题诗的故事。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赋写得尤其好,《子虚上林赋》、《长门赋》是他的代表作。司马相如也是个极富传奇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特别多。

传说,司马相如离开四川老家,准备投奔仕途。踌躇满志的司马相如走过一座桥的时候,突然诗兴大发,他即兴在桥的栏杆上写下一首诗,发誓说如果不做上大官就不回家乡,用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这就是著名的“司马相如桥头题诗”的传说。

这个瓷枕的枕面上描绘的就是这个传说故事,所以后来专家就把这件瓷枕命名为“司马相如桥头题诗枕”。

老专家凭直觉感觉出这是一件极富价值的文物,立即将瓷枕放到办公室,同时向上级汇报,然后开始进一步地研究这件瓷枕。

通过对这件瓷枕外形、工艺、釉质和出土地点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老专家断定这件瓷枕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磁州窑瓷枕,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国宝。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