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瓷”受到藏家追捧是有道理的。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主席用瓷”调查组调查统计,目前存世的“主席用瓷”数量并不多,不会超过300件。
“文革”瓷辨伪
由于“文革”艺术瓷收藏的迅速升温,赝品接踵而至。因此,在收藏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胎釉造型方面:赝品露胎处不是有意做旧就是老旧感缺乏,修胎不如真品自然流畅;釉面欠温润柔和,火光偏重;经氢氟酸浸泡过的有“人造蛤蜊光”现象,形制外观仍有不协调和别扭的地方。还有一种情况容易误将李逵当李鬼,即由于货主的无知将其做旧,蒙上一层“人造蛤蜊光”,常使人怀疑它的真实身份,这就要从其他方面找依据。
2、彩料、绘事:彩料不够纯净,色彩不够纯正,色块搭配欠协调,彩光不柔和,有发涩的感觉;人物绘画形似神不似,缺少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特有的精神气质。
3、多收集标准器,多作真赝比较,是避免上当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有的细部特征的区别道理大家都懂,但要获得切实的感受,仍需与物品零距离接触。另外,行家的指点也很重要。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