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传世名画,五代时期的真正夜宴

2009-05-12 16:0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韩熙载夜宴图》出自南唐职业画师顾闳中之手。《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虽然,冯小刚的电影《夜宴》最后没有选择《韩熙载夜宴图》来讲他的所谓悲情故事,但那幅著名的画,还是成为这两年受人关注最多的古代名画。

古时没有照相技术,更没有摄像技术,形象地状物记事,全仗绘画。而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连续性的画面,那就要靠大师级的人来完成。晋朝时,曾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近6米长的画卷上,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相遇的故事。这大约是现存最早的长卷画了。如果说后世在这方面有什么承继与超越的话,《韩熙载夜宴图》当是最好的例证。

《韩熙载夜宴图》出自南唐职业画师顾闳中之手。关于顾闳中,史书上找不到多少有关他的记载。人们只知道他是江南人,为南唐画院待诏。待诏,这个职位初置于汉,用以征召非正官而有各项专长之人。初唐时,待诏的职位很多,有文学、图画、棋艺、医学、甚至相卜等待诏。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待诏统统归入翰林院管理,待遇不错,但仍不是正官。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有专家认为,此画已不是顾氏的原本,可能是宋代摹本。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摹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记录了的那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全卷共分五段:第一段写韩熙载与宾客们谛听状元李家明的妹妹弹奏琵琶的情景。第二段写韩熙载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第三段写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第四段写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第五段写宴会结束,宾客渐渐离去。全图五幅,整幅画卷交织着缠绵又沉郁的氛围,看得出主人公在及时行乐中,遮隐着对生活的巨大失望和内心痛苦。

《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其工细。所有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杰出成就,使这一作品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画卷据传系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此画卷中的主要人物韩熙载是五代时北海人,字叔言,后唐同光年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其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责任编辑:博古架)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