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绝无仅有的国宝玉器

2009-05-15 11:5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肖鸿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出土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这件玉座屏将人物、景物、动物等群体合雕在一起,表达神仙故事,这在玉座屏的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相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两侧以双胜为支架,双胜主体纹饰为透雕青龙、白虎纹;中间两屏片略呈半月形,两端有榫插入架内,透雕人物鸟兽纹饰。上屏片正中为“西王母”,分发高髻,凭几端坐,旁有朱雀、狐狸、三足乌等;下屏片正中为“东王公”,发后梳,凭几而坐,旁有侍者及熊、玄武等。据《山海经·西山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其纹饰形象地反映了汉代人的神仙崇拜思想。

定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杜会平指着玉座屏说:“根据玉座屏纹饰特征,我们也称它为东王公西王母故事玉座屏,其出土发掘于我们定州,是定州所藏三件国宝其中的一件。多位专家考证,它应该是目前最早的玉质屏风。”

杜会平说,这件玉座屏与那块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同样出土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定州为汉代中山国国都,历时300余年,东西两汉共有17代中山王,这位叫做刘畅的是第十六代,也就是东汉第六代中山王。刘畅墓位于定州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出12米,直径约为40米。1969年冬季,由定州县博物馆发掘清理。

“当时墓里出土了大量文物,东耳室发现了大量的镏金铜箱饰、镏金铜车马器和陶制饮酒器、宴会器具,为安置车马器和仪仗用具的地方。前室放置大量陶俑、陶灯等器物,应是放置陶制冥器的墓室。中室较为宽大,有金、银、铜、铁、玉、石、陶器等。中室北部有两条甬道分别通往东后室和西后室,东后室有大量穿孔的小石片和铁镜,西后室发现大量的穿孔小玉片和金、银、铁、玉、石器等。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和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这两件国宝也深埋其中。”

精雕细琢神仙故事

弄清了墓主人的身份,再回过头来看这件玉器,它由四块透雕玉片组成,高16.9厘米,长15.6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黄玉。座屏两侧的支架为连璧形,表面分别透雕加线刻的翼龙、螭虎、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位。玉屏的主体,为上下两块透雕加线的半月形玉片。上层为“西王母”内容,中上部西王母凭几端坐在岩穴状云气中,两侧有殷勤探看的青鸟、机警的玉尾狐,还有虔诚的羽人伺候。下方左有三足鸟,右有朱雀。下层为“东王公”内容,中上部东王公凭几端坐于岩穴状云气之中,两侧亦有虔诚的羽人伺候,左羽人外侧为一只匍匐的小玉兔,右羽人外侧为一只直立啸叫的神兽,似熊,又似豹。东王公的下方为左右两组蛇龟缠绕的玄武形象。

屏风溯源更显珍稀

说到玉屏的起源,定州市博物馆馆长郝进庄说,屏风起源比较早,《物原》有“禹作屏”的说法,但只有此说,无据可证。“最迟应该在西汉时期出现的吧。玉屏风和座屏常见于文献记载,但考古发掘的玉屏风只此一件。玉座屏一般用玉雕琢成长方形或者圆形的薄片状,上面再饰以纹饰和图案,插于木器、玉器做成的器座上,通体和谐典雅,古色古香。这种陈设玉器在清代以前较为少见,清代和清代以后其种类、形式、数量才猛然俱增。”郝馆长介绍说,汉代玉座屏的琢制技法、图案、纹饰和当时其他玉器一样,呈现出一派盛世景象,浮雕人物、透雕龙凤、镶嵌宝石等应有尽有。而这件玉屏内容取自汉代广为流传的西王母、东王公的故事。《集说诠真》中将东王公、西王母说成是男仙之主、女仙之宗。在《博物志》中也有“汉武帝好仙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来”,“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等内容,反映当时人们受黄老思想的影响,渴望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这类神话题材在壁画、画象砖上并不少见,但在已经发现的玉器中,却没有这样的实例。这件玉座屏将人物、景物、动物等群体合雕在一起,完美表达了神仙故事,这在玉座屏的发展史上绝无仅有,也因此体现出它的珍贵。

(责任编辑:多宝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