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杂项】清乾隆五色剔彩群仙贺寿桃形大捧盒,雕漆工艺的精品

2009-05-17 16:3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这对五色剔彩群仙贺寿桃形大捧盒,有朱红、暗红、橙黄、赭石、墨绿五色之多。纹饰之繁复,色彩层次之繁多,是历代雕漆工艺中所罕见的。

这对五色剔彩群仙贺寿桃形大捧盒,有朱红、暗红、橙黄、赭石、墨绿五色之多。两只捧盒所雕纹饰各不相同,一作“八仙祝寿”,另一只则刻有“麻姑献寿”、“吹箫引凤”和“灵猿献寿”等规格极高的贺寿图案,纹饰之繁复,色彩层次之繁多,是历代雕漆工艺中所罕见的。捧盒内部还附有一个剔红的随行盘,上作“五福捧寿”图案。捧盒髹漆厚重、饱满,髹漆层数最少也在百余道左右。并需数年以上的时间方得成器,其做工难度之大,费时之长,绝非民间工匠所能。

雕漆工艺是在成型的器胎上层层髹漆,且每髹一层均需令其自然凝结之后方可再髹,直到达到所需厚度之后,再雕以花纹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工艺技术。其中剔彩工艺更可以堪称雕漆艺术品中最为繁复、制作成本最高的一个类别。剔彩对雕漆工匠的设计、手法、心智等等都有极高的要求,一件精美的剔彩作品,往往需要经过做胎、髹漆、雕刻、打磨等很多工序,历时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方可完成,因此可见其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

此件剔彩捧盒虽无乾隆官作款识,却仍可认定为乾隆早期的官作精品。由于当时宫内没有雕漆匠人,所以只能交由牙雕工匠代劳。但是他们都没有成功地制造出高水平的雕漆工艺品,因此如同官窑瓷器在景德镇烧制一样,雍正、乾隆时期的漆器制作与修补都是由江宁织造或苏州织造代为完成的,所以很多官作雕漆上并无当朝款识。

(责任编辑:博古架)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