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大宛国:汗血宝马的故乡(二)

2009-07-16 15:5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大宛,中亚著名古国,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大宛有一种好马,出汗殷红入学,能日行千里,据说是天马的后代,那就是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的千年传奇

仅仅因为索求几匹大宛马,西汉与大宛之间竟然爆发了难以想想的惨烈战争。数以万计的生命早早消失,无数家园、城池被焚毁。大宛马的价值,竟是如此重要。

中国人虽然以定居的农耕生活为主,却一直是一个爱马的民族。在中国人心目中,马是一种阳刚、飘逸、有灵性的动物,是忠诚、刚烈的象征。尤其那些难得的宝马良驹,更是英雄建功立业的好搭档,是民间激动人心的传奇。这也就难过汉武帝为了几匹好马发动战争、大宛为了几匹好马不惜得罪西汉了。

大宛马是大宛特产的优良马种,有天马之子的美誉。据说,这种马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会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大宛马又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汗血宝马。

说起“汗血宝马”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许多传说。其中最浪漫动人的传说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在茫茫西域大漠中,一个孤独的旅人牵着自己心爱的马艰难地行进着。他与那匹经陪伴他走过千山万水的马已经被困在沙漠里整整七天了。

水早就断绝了。旅人的嘴唇早已经干裂得像枯树皮,满是尘土的脸上显示出历尽沧桑后的沉稳,一脸桀骜不逊的络腮胡须似乎也张扬着着主人刚烈的性格。

他放眼望去,大海一样宽广的沙漠似乎没有尽头,而水源却依然没有找到。旅人回头看了看那匹忠实的爱马,心里在痛苦地挣扎着。

突然,他地从包袱里拿出了一把长刀。爱马似乎明白了主人的心思,眼中全是哀痛,滴下了泪水。但它没有反抗,也没有逃跑,更没有惊恐,只是伸出它干燥的舌头舔了舔主人的手背。它在与主人告别。

刀终于挥了下去,划出一道美丽的光弧,鲜血飞溅了出来。但是,旅人的刀没有挥向爱马,却砍在了自己的手腕上。鲜血从他有力的手腕迅速地流出来。他把手腕凑到马的嘴巴上,笑着用沙哑的嗓子说:“快喝吧。”

马呆呆的看着主人所做的这一切,终于舔了舔主人的手腕,仰头一阵悲嘶。最后,他们没有死在沙漠上。马像发狂一样,用尽最后的气力带着主人冲出沙漠。旅人忽然发现,在马奔跑的身躯上,渗出了一片血色的汗珠。从此,这匹马的后代在狂奔之后,都会在肩胛部位流出血色汗水。这就是汗血宝马由来的传说。

传说毕竟是传说,与现实有很大距离。但这个传说却反映出了人们对人与马之前情感的认同、尊重,也反映出了人们对汗血宝马的喜爱。

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汉军战败大宛之后,挑选了3000匹优良的汗血宝马返回中原。但这些马在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剩下1000多匹。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精于汉赋的他专门为汗血马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yì)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骑兵的战力也因此大幅增强。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