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八棱人物金杯:唐朝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2010-02-06 11:22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青子园
唐王朝是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发达而开放的王朝,八棱人物金杯上雕铸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和胡人乐伎形象,正是唐朝民族大团结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八棱人物金杯共出土两件:佩刀剑人物杯和乐伎人物杯。
 
佩刀剑人物杯高5.3厘米,口呈八角形,口沿外侈,小喇叭形圈足,环状鋬,杯身有八道纵棱。该杯系浇铸而成,器体敦厚。内壁光素,外雕人物花纹,八个棱面各有一个人物形象。其中一人双手合十,袒腹裸胸,余七人穿窄袖翻领袍,束带,高腰靴。八人中有四人腰悬刀剑。从服饰装束和面目上看,多数与中原汉人有异,大概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形象。人物的周边还饰有各种植物花纹、几何纹和“心”字纹。
 
乐伎人物杯的形制与佩刀剑人物杯相同,不同之处仅是杯身上的八个人物皆为胡人乐伎,他们的形象是:深目高鼻,短衣长裤,头戴卷檐尖帽或瓦棱帽,有的手持拍板、小铙、洞箫、琵琶,有的空手舞蹈,有的捧杯抱壶,鋬首浮雕两个胡人头像。
 
这件杯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茶具中的带柄碗多么相象啊,但细看纹饰和装饰手法又带有希腊和波斯的艺术风格。杯体不大,却真实地记录了大唐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史实。
 
八棱人物杯通体为金质,高6.4厘米,口径7.2厘米。杯身被制成八棱,形成了八个装饰画面,每一面都浮雕一个伎乐人物,他们拿着的乐器和神态都各不相同。看衣着,既有中原的长衫,又有吸收西域游牧民族服装特点的缚裤。帽子也是有几种,既有中原男子常戴的幞头,也有异邦特色的竖棱圆帽,其琵琶等乐器则是明显的西来之物。特别是以浮雕处理画面,更集中体现了希腊古瓶的独特装饰手法。
 
我面对这些伎乐,不禁想起了唐朝刘言史描述西域乐舞的诗句:“跳身转毂宝带鸡,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眼,横笛琵琶偏头促。”好一番歌舞盛景。再看环转形的杯柄上,浮雕了两个相背的老人头像,深目高鼻,长髯下垂,绝不似中原人模样。每一个突棱上的立体联珠纹,更突出了西亚的风情,只是其衬地上的蔓草类花卉才是地道的中国花卉画法。
 
经过工艺鉴定,说明唐代金银器加工水平是相当高超的。在主要采用锤打法以外,还有切削、抛光、焊接、錾花、铆和掐丝等。工匠们往往于图案空地上遍饰鱼子纹,使之形成无数高光点,看上去更加金光闪烁,璀璨夺目。
(责任编辑:多宝阁)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