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错银铜牛灯: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

2010-04-21 14:4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古缘
东汉错银铜牛灯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错银铜牛灯: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
东汉错银铜牛灯是江苏邗江甘泉2号东汉墓陪葬品,东汉时期照明用具。出土于1980年,现藏南京博物院。
 
它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灯座为一立牛,牛腹中空。灯体作长圆筒式,盏为一圆盘,盘沿有銴,盏上有两片瓦状的镂空罩,可开合。罩上有一穹顶形盖,盖中心有一弯状管连接牛头。除灯罩外,通体有流云状的错金银龙凤纹饰。该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二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此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它的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相当方便。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雄浑壮硕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的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在青铜灯具的设计上就已具备了环保意识,如长信宫灯宫女的袖筒、云纹牛灯的双角,它们即是造型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发挥着烟尘导管的作用,匠心独运,令人叹服。这项发明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如15世纪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与我国相比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纪,法国人肯开和瑞士人阿干德才改用玻璃罩代替了铁皮灯罩。
(责任编辑:多宝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