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宠争出曲牌“一斛珠”
这对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势均力敌的情敌,如两株奇葩一样,争芳斗艳。爱梅的江采苹像一株傲立的梅花,清雅高洁;而杨玉环则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对比是那么的鲜明。而杨贵妃与江采苹的争宠,使用的手段甚是有趣,如古文人一般斗诗,在诗歌上较吃醋的劲。
江采苹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讽刺杨贵妃不顾人伦,原为唐玄宗儿媳,却从寿王府中转入皇宫钻进了公公的被窝,还讥嘲她如月般的痴肥。
杨贵妃读罢则反击道:“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讥笑梅妃骨瘦如柴,瘦弱不堪,且受宠受到了尽头,不能与新春的鲜花争奇斗艳!
此时的老皇帝唐玄宗自然宠爱着新欢,夸赞杨贵妃诗歌的好。力量单薄的江采苹被迫迁入了上阳东宫,过起了凄清的生活。
即使这样,杨贵妃也还不放心,把她的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以及八姐秦国夫人全都招来了,像四只花蝴蝶一般把唐玄宗团团围住,不让唐玄宗有搭理江采苹的精力。
不过这个当初为了萧淑妃逝世而黯然伤神过的男人,确实是个比较重情的人——他偶尔还是会想起他的梅妃——江采苹。一天晚上,为了见江采苹一面,唐玄宗借口身体不适,没去杨贵妃宫中,独宿在翠华西阁,密遣一贴身小太监,用马把梅妃驮来叙旧。尽管如此偷偷摸摸,倍加小心,但还是被杨贵妃知道了。杨贵妃吃醋故意回了娘家。唐玄宗不堪思念,又派侍使把杨贵妃接回了宫中,据说接了三次才接回来,还特意遣人弄来杨贵妃爱的鲜荔枝哄杨贵妃。
如果一个从来不知道受宠的滋味,也许就不会对失宠有那么深的体会。与自己的夫君偷偷摸摸约一次会,还要遭受如此的波折,江采苹的心情可想而知。
有一次,唐玄宗在尝荔枝时,突然念起旧情,想起了梅妃,就派人给江采苹送去一串珍珠,江采苹睹物思情,无限伤感地写了一首诗,夹在珍珠里一起送还给玄宗。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见诗怅然不乐,但也感慨万千,于是让梨园子弟谱上乐曲,在宫中演唱,名叫“一斛珠”,后世的“一斛珠”曲牌就是由此而来的。因此后有人也称江采苹这首诗为《一斛珠》。
后来江采苹还写了一篇《楼东赋》,表达她在上阳东宫的凄惨心情,抒发了她对玄宗,对贵妃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在杨贵妃的挑唆下,江采苹差点因此诗而丧命,幸好,唐玄宗心中始终对江采苹存留一点怜爱之心,没有为难了她。江采苹与杨贵妃的争风吃醋也最终以江采苹败下阵来而告终。
“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被逼死在马嵬坡。留在宫内的江采苹守节不屈,跳下古井而香消玉殒。后来,唐玄宗还作诗纪念曰:“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编辑:晴天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