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禁让人想到宋初的大将党进。有一次党进在皇上面前说了一句文绉绉的话,这让在场的大臣们感到十分意外,党进解释说:俺看各位大臣都掉书袋来着,就也掉上几句,让皇帝知道俺也读书了。
一般来说权氏趁韵诗的最大特点是一目了然,不用注释,但偶然也有例外。权龙襄在沧州时写过一首《秋日述怀》,“檐前飞七百,雪白后园疆。饱食房里侧,家粪集野螂。”
沧州参军拿到诗以后看了半天没看懂,不知道刺史大人在诗中用的是什么典故。不懂就是不懂,不去装懂,参军虚心向刺史请教。权龙襄倒也实在,没有说“诗无达诂”,更没有说看不懂就对了,而是耐心的解释:有一只鹞子从房檐前飞过估摸着能值七百钱,这便是“檐前飞七百”;洗过的白布衫挂在后面园子里白净的像雪一样,这便是“雪白后园疆”;吃饱饭后在屋子里侧身躺着,这便是“饱食房里侧”;在院子里转来转去看见不少屎克螂在收集人粪,这便是“家粪集野螂”。
权龙襄的诗风被后人成为权龙襄体,晚唐的郑愚写了一首《拟权龙襄体赠鄠县李令及寄朝右》,诗中写到:“鄠县李长官,横琴膝上弄。不闻有政声,但见手子动。”据说这位李县令因此而丢了官。
晚唐时有一个卢延让,考了二十五次进士,仍然没有考中。总结经验是名声不够响亮。于是就写了一些和猫儿狗儿有关的诗,送给知名人士品评。卢延让的诗中写到:“狐冲官道过,狗触店门开”,“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帖”,“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结果这些诗句受到赞赏,卢延让因此叫响,进士也考中了。他深有感触的说:我平生投谒各位公卿,没想到竟得益于猫儿狗子也。
卢延让的另辟蹊径有如另类书家,前人将好字都写完了,再想出名就只能用木棍扫帚写字了。
还有一个人叫崔涯,此人在扬州一带的妓院颇有名气,他经常写诗评价妓院及其从业人员,诗一写成立即在行内流传。经他赞赏的当下身价倍增官客盈门,经他贬嘲的立马门可罗雀生意惨淡。有一次,崔涯写了一首评价妓女李端端的诗,形容李端端皮肤黑,晚上走在路上肤色和夜色浑为一体,不吭气别人看不出还有一个人在那里。
李端端看到这首诗后很不是滋味,自己形象受损事小,关键是影响客源耽误生意,她找到崔涯请求重新评价。于是,崔涯写了第二首诗:“觅得黄骝鞁繍鞍,善和坊里访端端。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李端端将第二首诗广为宣传,一时间那些有钱人和公子哥们纷纷登门,采撷这朵白牡丹。有人说李端端是才从乌黑的墨池里爬出来就登上了洁白的雪山。
《回波词》是一种乐府歌词,写出来配着曲子演唱。这种词四句为一首,每句六个字,第一句前四个字固定为“回波尔时”。比如你要唱今天的天气哈哈哈,那么第一句就是:回波尔时哈哈哈。
在唐中宗举办的一次宫廷宴会上,皇家艺人奉旨到现场演出助兴。一个演员唱了一首自编的《回波词》: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裴谈当时担任御史大夫,这位主管监察工作的官员是有名的妻管严,李老则是指唐中宗,人们都说他怕韦后。演员唱到,现在怕媳妇也是一件大好事,宫外有御史大夫裴谈,宫中有咱们敬爱的皇上李老。看来李显也是平易近人的,演员们可以当着他的面叫他李老,说他怕老婆。“怕妇也是大好”这句词让陪同观看演出的韦后心情舒畅,当场给演唱者发放了奖品。
唐肃宗上元二年七月,长期伴随在唐玄宗身边的高力士被贬往巫州。在唐朝,夜郎已是南荒地,巫州更在夜郎南。巫州治所在龙标县,天宝年间,著名诗人王昌龄就曾经被贬为龙标县尉。他的好友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后满怀深情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七绝:“扬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首诗是李白七绝中的精品之一。
高力士在到达巫州后,看到路旁长满了荠菜没人采摘,不由得触景生情。后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溜。高力士则是整日跟着唐玄宗,不会吟诗也能哼。于是乎他写了一首诗:
两京做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诗言志。高力士的诗也是有感而发。“两京做斤卖,五溪无人采”,想当年在京师时高力士是何等人物,太子叫他兄长,诸位王公叫他高翁,驸马一辈的叫他高爹爹。宝寿寺中,高力士举办大钟落成庆典,来宾们每撞一下钟就要给高力士捐出一百贯钱,那些讨好高力士的人争着抢着去撞钟,有的人一撞就是二十多下,就象跟领导打牌,争着抢着放胡。而如今流落五溪,孤身孓影。
高力士咏荠菜的诗,水平如何暂且不说,真情出自胸中却是事实。“夷夏虽由殊,气味都不改”,高力士虽然被贬往巫州,但是对唐玄宗忠心不改,当他在遇到大赦返回京师的路上听到唐玄宗的死讯后,嚎啕大哭,吐血而死。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