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霞/画
王安石工作勤勉,“忘我”到蓬头垢面而不自知、吃饭不辨味道好恶,是出了名的。按理说,有一个殚精竭虑、尽心国事、不追求个人享乐的宰相,这是国家之福,天下臣民应该额手称庆才对。可是,在凶险的政治斗争的漩涡里,王安石的蓬头垢面、食不知味居然成了攻击的靶子!大文豪苏洵写过一篇文章《辨奸论》,说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不合人之常情,并由此推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断言:“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刻薄的苏老泉目光也太短浅了,只知道以己之心衡人之腹,体会不到王安石的人生境界。我们一般人,耽溺鲜衣美食,美女名车,以为人间至乐,在满足各种感官享受。然而,深受儒家“致君尧舜上”思想影响的王安石,追求的是“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口腹之欲。
不幸得很,苏老泉毕竟是大文豪,文笔相当了得,颇能蛊惑人心,一篇《辨奸论》流传千年,至今依旧左右着很大一部分人的视听,有人甚至据此诅咒王安石,说他搞乱了国家,招致了朝廷覆灭,“北宋之亡,亡于王安石。”
天下的杀人利器,没有比舆论更锋锐的。当年陆游看到到处传唱蔡邕抛弃糟糠之妻的故事,感慨于人们不辨是非,吟诗道:“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说蔡中郎。”个中辛酸,假使王安石泉下有知,一定会痛哭流涕吧。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