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12公里,北依邙山,南近洛水,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迄今已历一千九百余年的岁月。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很多文物埋在地下,老百姓盖房取土,不留神就能挖出一堆古钱来。用当地人的话说,这叫“地下有宝”。
洛阳地下的“宝”主要分布在白马寺以东的洛河两岸,方圆七万亩,现在这七万亩土地已经被划成文物保护区,不许盖房,不许取土,不许开荒,不许挖塘,也不许填埋垃圾。当然,这都是纸面上的规定,几年前洛阳修编城市规划,我作为勘测人员之一,有幸进入这块这不许那不许的禁区,看见里面有水上乐园,有高尔夫球场,也有名为度假村实为别墅群的非法建筑,这说明相关部门已经得了好处。没办法,只要缺乏有效监督,领导们总能把公众的禁区变成他们的聚宝盆,至于地下文物是否已被破坏,并不在领导的关心范围之内。
以上是题外话。
往前追溯一千年,北宋时的洛阳也有大批地下文物,老百姓盖房取土,不留神也能挖出一堆古钱来,而且这几率相当高,差不多十家盖房,就有三四家能挖到文物,拿到市场上一卖,买砖的钱不用愁了。甚至连买房的都有这种好运气,比如说我盖好房子,卖给您,虽然我事先挖过一遍,但只挖到一只东晋的玉蝉;您住进去以后,接着再挖,当的一声,一尊西周的陶罐横空出世,您发了。所以对北宋人来说,在洛阳买房是让人高兴的事情,有似于购买了中奖率极高而且奖金惊人的内部彩票。
卖房的吃准了买方心理,纷纷加价,本来房子市价五百贯,他们让您拿七百贯,多出来的那两百贯叫作“掘屋钱”。在宋真宗、宋仁宗两朝的洛阳房地产市场上,买房必掏掘屋钱的交易惯例颇为流行,宋人作家在《清波杂志》卷6记载:“昔洛中第宅求售,评直外复索掘屋钱,盖其下多有宿藏。”著名科学家沈括还在《梦溪笔谈》卷21《异事异疾附》里举了个实例:宋仁宗时,尚书左丞张观在洛阳买别墅,别墅市价三千贯,卖方却要张观出四千贯,理由就是这座别墅下面可能有“宝”。
宋朝政府没在洛阳划文物保护区,老百姓在宅基上是可以随便挖的,不管挖到什么都无需上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房子下面都有文物,有的业主运气好,能掘到文物;有的业主运气不好,屁也掘不到。从这个角度看,买房很像赌博。
现在买房也像赌博。众所周知,你要买的房子根本不值那么多钱,开发商之所以漫天要价,是把未来的升值预期都加进去了。遗憾的是,北宋人不能保证自己交了掘屋钱就能掘到文物,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交了高房价就能转手获利。运气不好的时候,我们就是上海躺楼的业主,交了掘屋钱,没掘出文物,倒掘出了尸体。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