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当皇帝可以防癌?

2011-05-03 16:49
来源:中新网 作者:中新网
中国古代帝王,很少有患上癌症的记载。难道古代帝王不容易患上癌症?

中国古代帝王,很少有患上癌症的记载。难道古代帝王不容易患上癌症?
 
1170年就有“癌”
 
中国古代帝王,很少有患上癌症的记载。难道古代帝王不容易患上癌症?难道癌症是近数百年的新发现,新出现的病症?
 
古时候的史官,记录朝代更迭,帝皇功过,以及帝王生死的事。不过,对于皇帝患病细节及死亡病因,相信不是他们要记载的焦点。也许古代“癌”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
 
说到癌症,早在12世纪(1170年)的宋朝,东轩居士撰写过一本《卫济宝书》,提到“癌”这个名词。这“癌”字没有见于《康熙字典》等传统典册,迟至1915年“癌”字才正式出现在《辞源》和《中华大字典》中,解释“癌”是恶性肿瘤。
 
不过2001年《中华医史杂志》刊出陈启明的《<卫济宝书>—“痼”病考实》一文,他认为癌“非今之恶性肿瘤,乃今‘无头疽’中之‘深部脓肿’”。
 
1264年宋朝福建人杨士瀛著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相信是传统医学文献最先对癌的特征有简明叙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并且指出它“毒根深藏”,最后会引起昏迷。这和现代医学的“癌”(cancer)的特征和临床表现有点相似。
 
Cancer这医学名词是来自拉丁文螃蟹的意思,也是来自希腊文螃蟹的cancrum。癌的特征是(癌)细胞异常失控,毫无规律分裂生长,结果形成肿瘤。癌肿的血管犹如螃蟹的爪,从肿瘤向外四处伸展。如果属实,宋朝以前,“癌”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
 
肿瘤描述名目多
 
要认识古人的所谓肿瘤是困难的。主要是描述肿瘤的名目很多,当然肿瘤分类也成问题。历代文献所记录的名称,有其大如瘤的脓肿叫痈,还有肿疡、瘿瘤、恶疮、瘤、岩、癌等十几种名称。肿瘤不分良性与恶性,脓肿,血(块)肿或霉菌球的肿块等等,所以要探索研究古代人所说的肿瘤不容易。
 
癌症是可致命的恶性肿瘤,是近代所用的医学名词。在以前,组织病理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甚至遗传学还在萌芽阶段。同时,诊断造影学还没有诞生,诊断手段受到限制。很多疾病,尤其是早期的疾病,很难诊断出来。
 
所以,相信古代的人对于“癌”这个概念是没有认识的。史册没有出现某某帝皇患上或死于癌的记录,也没有提过“癌”这个字,那是可以理解的。或许偶然有记录皇帝死前一些患病征象,但只凭这些征象症状,难以作出可靠的诊断。唯有从一些“蛛丝马迹”的文字资料,去推敲、揣测,作出最接近,最可能的间接诊断。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