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文革”盛行的隐射史学是对传统史学践踏(2)

2011-05-20 14: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方为
。文革中蔓延一时的隐射史学及其余毒,绝非历史科学,而是对中国史学传统的践踏。 探寻历史规律,是中国史学的基本追求。史学研究的任务,从根本
。“文革”中蔓延一时的隐射史学及其余毒,绝非历史科学,而是对中国史学传统的践踏。

  探寻历史规律,是中国史学的基本追求。史学研究的任务,从根本上讲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天人之际”,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规律;所谓“古今之变”,就是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要有自己的理论追求与建树。史学研究必须基于实证,但实证不是史学的目的,更不能把实证简单化为烦琐考据。以烦琐考证为博、以叠床架屋为精,貌似严谨,实则背离史学之真意。烦琐考据和细碎化是当前中国史学的两大流弊。然而,考据学毕竟不等于历史学,细碎化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史学的主流。如果史学家缺乏对整体的关注,放弃对历史规律的追求,津津乐道于社会生活的枝叶末节,其结果必然是迷失在由大量资料组成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谓学术研究,不过是盲人摸象,着力越多,离历史学的真意与宗旨越远,正如章学诚所批评的:“执形迹之末,铢黍较量,小有同异,即嚣然纷争,而不知古人之真,不在是也。”严谨的史学思维,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一是长时段的观点,也就是对历史的考察,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而是要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的长河中分析其本质,考察其意义;二是整体的观点,不能用对表面现象的观察代替对内在本质的分析,不能用对局部的考察代替对整体的把握,更不能轻率地用对个别案例的解剖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观点,即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从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一基本实际出发,研究变迁原因,追寻变迁规律,把握变迁本质,从对历史演变内在逻辑的分析中认清历史的真谛。这三个要求,是历史分析最基本的常识性原则,不可动摇。只有真正满足了这三个要求,历史研究才有可能实现科学化。

  当代中国学术,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方法层面,都面临着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当我们执意前行时,有必要不时回过头去,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这里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学术传统,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这是中国学术的优势所在,也是尊严所系。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