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我国在约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了纺织品。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纺织品实物,是在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距今6000年的3块葛布残片。这些葛布残片虽然粗糙,但却是纬起花的罗纹织物,花纹为山形和菱形斜纹,还有罗纹边组织。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过距今约5000年的几块苎麻布残片,表面呈平纹组合,在每平方厘米的单位面积上有经线24根至31根,纬线16根至20根。这些发现表明,我国的纺织手工业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从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来看,我国最早的纺织品所采用的原材料主要是麻(指大麻和苎麻)、葛纤维。大麻和苎麻都是优良德尔纺织原料,我国是大麻和苎麻的原产地,所以国际上又将大称为“汉麻”,将苎麻称为“中国草”。其中用苎麻织成的夏布,洁白清爽,清凉吸汗,很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前面提到的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的纺织物。就是苎麻织成的夏布。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抵御寒冷,直接用草叶和兽皮蔽体,慢慢的学会了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并利用猎获的鸟兽的毛羽,进行撮、绩、编、织成粗陋的衣服,由此发展了编织、裁切、缝缀的技术。人们根据撮绳的经验,创造出绩和纺的技术。绩是先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长的纤维,然后逐根拈接。这是高度技巧的手艺,所以后来人们把工作的成就叫做“成绩”。
连缀草叶要用绳子,缝缀兽皮起初先用锥子钻孔,再穿入细绳,后来就演化出针线缝合的技术。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物中,发现了石锥。山顶洞人遗物中存有公元前1.6万年的骨针。骨针是引纬器的前身,是最原始的织具。随着骨针的使用,古代的中国人开始制作缝纫线。使用骨针引线是纺织工艺的一项重要进展,它把纬线穿于针孔之中,一次性的将纬线穿过经线省去了逐根穿引的烦琐,大大提高了功效,骨针引纬的发明,开创了腰机织造的先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