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中国古都变迁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发展

2009-04-07 17: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 我国古代王朝的都城地理位置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过程。我国有著名的六大古都。

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

我国古代王朝的都城地理位置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过程。影响我国古代都城选择的因素主要有:战乱、少数民族的威胁、地理因素、边疆问题、经济中心的转移等。 一般来讲,中国古代都城的政治功能大于经济功能。

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发展演变唐及唐之前是封闭式棋盘型,宋及宋之后是开放式的。

在夏商时期主要建在黄河支流,如商朝的殷(河南的安阳)位于黄河的支流洹水之滨。西周的镐京,地处沣水和渭水的交汇之处。这里是关中平原中央,是关中平原最为开阔的地带,享有水上交通的便利,可以与诸侯国进行便利的经济文化往来。

大约从西周末年开始到唐末,都城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形成东西两京制度与东西文化轴心带。如镐京、咸阳、 长安、洛阳。这局面前后经历了2000多年。这一经济文化轴心带的建立,也完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二是诸夏的融合与汉族的形成。

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是:北京、南京(六朝古都)、西安、洛阳(九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杭州。

相关文章:

1、【南京】古都的市民气:谁家南京谁家院?

2、【三晋文化】山西古都知多少,19个王朝或政权在其境内建都14处

精彩推荐:

1、古风悠悠皮影戏

2、黄梅戏的音乐——黄梅戏的唱法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