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漫谈中国历史上的涉外婚姻制度(2)

2009-06-24 11:4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沙梨熊
接下来就是汉朝,白登之围,和亲密计,都是大家熟而又熟的老故事了,汉匈和战期间,民间婚姻,掳掠人口带来的事实婚姻一定是有,至于明媒正娶的婚

接下来就是汉朝,白登之围,和亲密计,都是大家熟而又熟的老故事了,汉匈和战期间,民间婚姻,掳掠人口带来的事实婚姻一定是有,至于明媒正娶的婚姻,估计没有。国家间的的和亲,那真是说也说不完。最出名的一定是昭君出塞。谁让人家被历代影视娱乐圈的各类牛人反复吟咏呢!主流的看法,自然是不赞成的,比较早的是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诀木及终,

前驱己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行行日已远,

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累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

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

乘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

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再往后一些,就是唐朝杜甫写的那首七言律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说哀怨的,就有说开心的,比如近代红朝御用史学大家翦伯赞的这首: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当然,众所周知,老翦是个色目人出身,占了便宜卖乖而已,不理他也就是了。小熊比较欣赏的是这首,唐代诗人苏郁

关月明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

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过了汉朝,接下来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北方的袁绍,公孙度都和乌桓有和亲关系,后来篡汉的曹魏和高丽半岛的扶余,江东的孙吴和山越都是不清不楚。要说还是蜀汉正统,南征孟获,很有当年强汉的风采。西晋初年,诸胡内附,民间的涉外婚姻开始增多。朝中也不是没有有识之士看出其中的玄机。国子博士江统就提出了问题,主张徒戎,朝廷没采纳,于是紧跟着就是五胡乱华。胡人入主中原,北方民间的涉外婚姻于是开始暴增,按常识解释,自然是强迫的居多,自愿的很少。国家层面的和亲,通婚,主要集中在北魏开始以后,现在的大陆书上说是孝文帝仰慕汉族文明,推行汉化政策结果,实际上,所谓汉化政策是当时北魏王室为巩固自身家族皇权,削弱代表各部胡族同盟的部落大人所辖宗族权力,遂转而与当地汉人高门大户通婚,结成新同盟,进行政治赎买的一种策略。(靠,这么绕口的一段话,所以说洋人的观点翻过来就是费劲,用小熊的话来解释,就是,偶学习日语,不是仰慕日本文化,而是为了更好的欣赏A片,说得雅一点,就叫学以致用)。当然北魏皇室的眼光是长远的,可惜命运不济,到了尔朱荣率领六镇反攻的时候,王权旁落,权臣纷起,改革成果丧失殆尽,对后世的影响,是大量通婚,造成一批胡汉杂糅血统的军功贵族崛起,为日后隋唐埋下了种子。

再说南朝,衣冠南渡之后,民间的涉外婚姻,几乎没有,国家的和亲,也未见明文记载,南朝的政策,就是远交近攻,与更北边的柔然结成过联盟。而与柔然有事实上和亲关系的,却是北方的一个汉族地方政权北燕,北燕国王冯跋与柔然大汗斛律,彼此间有种亲密的关系。先是冯跋把女儿乐浪公主嫁给了斛律,过了不久斛律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冯跋,二人彼此之间既是岳父又是女婿关系,实在是堪称无厘头的典范。

结束了南北朝,隋唐接连而起。二朝皆大有胡风。杨坚把女儿嫁给了突厥大汗,李渊初起兵的时候更绝,估计那时没有现成公主,干脆找了个太原女妓,冒充公主给人家送了过去,而且唐兵起事的时候,打得还是突厥的白色旗帜,盗版起家。唐朝得天下,得突厥之力甚多,整个一男盗女娼嘛。唐代的和亲,以和吐蕃的最出名,文成公主的故事,就不用小熊再多说了吧,至于文成公主过得到底幸不幸福,各人心中各有各的看法,不需多说。要说一说的是金城公主的婚姻。

金城公主入藏,本应嫁的是吐蕃年轻王子善擦拉温,岂知王子迎亲途中,奔驰坠马,命丧黄泉。最后阴错阳差嫁与本应为其公爹之藏王赤德祖赞,作一偏妃。 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她的嫁妆,实在太过丰厚,唐以河西九曲之地为公主汤沐邑,自此,吐蕃得到了这一战略要地,可以轻易威胁河湟。不仅如此,金城公主还要求唐王赐求《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经典书籍给吐蕃。在朝中引发激烈辩论。于休烈坚决反对,认为此举有弊无害,公主应当入乡随俗,求得汉文典籍,使吐蕃知道大量行军权谋之道,后患无穷。这就相当于伊朗的本质已经够无赖的了,再送它核技术关键资料,那还了得?当时唐玄宗脑袋大概秀逗了,没采纳于休烈意见,照准了金城公主所请,转过年来,吐蕃果然打来了,而且藏军比原来更加的难以对付。这还不算,等到唐军好不容易开始反攻,打到赤岭(现在青海湟源西日月山),藏军招架不住,于是重弹金城公主,舅甥之国老调子,天朝上国于是傻乎乎的开始议和,就以赤岭为界,立碑,尽撤边军,吐蕃得到喘息机会,在赤岭养马备战,过不多久战事重开,唐朝又吃了大亏。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吃亏已经吃到下辈子了,但还不算完,等到安史之乱之后,吐蕃军队一度打进长安,美其名曰,吐蕃既是金城公主的婆家,也就有娘家唐朝的皇位继承权,李唐活活又吃了一次哑巴亏。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