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历史上的一次东西方文化交融

2009-08-06 10:44
来源:一元一 作者:刘仰
历史上西方佛教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及其结果,对于今天来说,依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当今的中国面临一次巨大的文化碰撞,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孰优孰劣,如何才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交流融合,生根开花,这已经是一个一百多年的话题。要全面评价这个话题并不容易,很多中外思想家、理论家对此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在这里不直接讨论这个话题,而是粗略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事情,希望历史能够给今天一些有益的借鉴。

儒学在中国占据正统地位,大致是从汉朝开始的。但是,儒学的地位后来遇到了挑战,最大的挑战者就是佛教。在当年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中,佛教就是来自西方的学问,就是“夷狄”的学问,而不是中原本土的思想。因此,如何面对来自西方的佛教,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的严重性,丝毫不亚于今天如何面对西方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形成了自己成熟而完整的体系,恰似1840年以前的西方理论体系。佛教在东汉末年开始进入中国,刚开始的时候,如同水上浮萍,难以扎根。这种状况与现代西方文明刚进入中国的情形差不多。但是,现代西方文明是靠武力,在全世界强行推广,包括在中国。而佛教在中国的推广,则没有借助武力,更多是靠中国社会上层人士的自觉接受,其中包括某些皇帝。佛教因而在中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

与当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还有一个不同是,佛教进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正统的儒家学说造成严峻挑战外,还遇到了中国本土道教的竞争。道教将老子尊为教主,其实就是想从历史悠久性上抗衡佛教。但是,佛教的发展更快,它严重威胁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时期很多名士到今天依然以其风流倜傥、自由潇洒而令人惊叹。魏晋时期的学术思想被称为“玄学”,实际上就是受到了佛教、道教的大量影响,与儒家思想已有很大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以反对儒学而领导时尚。到了唐代,李姓皇族将道家的老子尊为祖先,再加上玄奘的西行和回归,儒学的地位岌岌可危。虽然唐初还有魏征、狄仁杰这样的儒学人士,但是,一些历史学家指出,儒学到了唐代已经处于“不断如带”的状况。很多时候,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只是一个潜流,而佛教则大为畅行。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