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祖先神农氏游历各地,尝遍百草,后来经过历代补充,逐渐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草药典籍。这部深含历史底蕴的典籍民间智慧与实践的积累,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可是现在人们远离大自然,在很多人心中,中草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在我们周围,花草树木、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甚至矿植物居然都是可以治病疗伤的好药。
鱼腥草
别名狗贴耳。辛,微寒。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于肺脓肿,痰热咳嗽,肾炎水肿,白带,尿路感染,痈疖。
薄荷
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辛、凉。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香薷
别名紫花香菜、蜜蜂草主治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水肿、心烦胁痛、鼻血不止。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用。
荆芥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辛,温。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益母草
主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痰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辛,苦,凉。阴虚血少者忌服
浮萍
主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辛,寒。气虚自汗,血虚肤燥,气虚风痛者忌服。
穿心莲
主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气味苦,性寒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散寒止痛,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疗效。补血生肌,润肠通便。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何首乌
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苦甘涩,微温。
茯苓
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具有利水渗湿功效。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此外,鬼针草,蓖麻,荨麻,苦菜,水芹菜,虎杖,葵菜,曼陀罗等各种经常出现在人类视野中的植物也都具有各方面的药效。但由于植物众多,且外形相似,所以在采集时一定要有专业人士作指导,否则误服误用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编辑: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