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还有五声,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现出五脏六腑不同的问题。
“肝音为呼”。“呼”又分几种声音,如果肝血空虚,人就会狂呼乱喊;如果员工受了上司的气,回到办公室以后就会发出叹气、叹息声,这是肝气被郁的象,其实,发这种声音是一种自救,可以缓释肝气的压力。所有养生的东西,都是从身体里发出的,都是对身体发出的这些东西的一种总结,因为人体是知道自救的。
“心音为笑”。笑分正常的和非正常的两种,如果一个人心气特别足,笑就代表他的心气的运行没有窒碍;但如果总是笑,没事就坐在那呵呵乐,那是心气将散之象,叫“心气动泄也为笑”。大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出人的很多疾病。大喜和大恐会让人死,《说岳全传》中就讲过,牛皋抓住自己的老对手金兀术之后,非常高兴,结果“大笑而亡”。笑让他的心气一下子全都散掉了。
“脾胃为歌”,即像唱歌一样。正常的脾胃之象应该是歌声广大嘹亮,可以传播四方,就像脾的四方输布之象一样,无所限制。但是如果脾胃有病,在唱歌上也会有表现。脾胃过度压抑或者是实证,就会显出一个“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象,即没事就爬到高地方去,狂呼乱喊、唱歌不停。所谓唱歌,在五音和五声上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一切都要有节制,为什么会有哆来咪发唆,这五音都是相互制约的,如果哪个声音太过度,它就“将绝”。《红楼梦》里有一回是“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宝玉和妙玉听黛玉弹琴的时候,妙玉说“君弦太高”了,听到后来,妙玉又说“如何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宝玉问她太过会怎样?妙玉道:“恐不能持久。”正议论时,听得君弦“嘣”的一声断了。这就像我们生命当中的很多现象,如果过度,不知节制,发出来的声音就是一种病态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