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结合了武术与气功的针灸就能做到如此之神效呢?笔者认为,结合了气功与武术的针法之所以能更加快速明显地取效,就在于其较之一般针法更具振动荡击力,作用于人体的经络气血,更能迅速激发人体的自然潜能和免疫能力,正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也,更好比是相同的一拳,看上去都是漫不经心,大同小异,实际上分别由武术家拳击家或者是普通人打出,其速度与力量自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承淡安先生则用生物电场的强大弱小、阴阳正负之性来解释这个问题,亦深得此中三味。
中医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等诸多方面还联系密切
中医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比如,武术家在修炼武功的过程中,他运输精气神的路径,实质上就是中医的经络体系,大周天就是十二正经的循行,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行,而作为武术“三宝”的精气神,根本上就是中医名词;武术中很多动作招式的命名,都包含有中医的命名特点和文化色彩,比如气沉丹田,力劈华盖等;武术家交手所击打的称之为“要害”的地方,实际上都是人身的大穴抑或是神经走行集聚的部位,比如百会、哑门、天鼎、极泉、尺泽、太渊、章门、期门、肾俞、关元、委中、涌泉等。此外,武术家练武还讲究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子午流注、食养药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等,这些内容和中医文化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相反,中医在诊疗治病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借鉴与运用了武术的一些相关内容,比如点穴疗法、导引疗法、按矫疗法、运动疗法等等,武术也成为了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责任编辑: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