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子
葵花子来源于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果实。葵花子也叫天葵子,葵子,向日葵子或葵瓜子等。
清代 “以孝治天下” 的康熙皇帝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康熙皇帝是由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抚养大的,祖孙二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孝庄太皇太后一生喜欢吃葵花子,他为孝敬祖母,亲自为她老人家剥葵花子的佳话流传至今。据说孝庄太皇太后病逝后,康熙皇帝悲痛万分,曾哭昏过去数次,并在守灵的当天晚上,康熙皇帝泪流满面,跪在灵堂前面,为祖母剥葵花子的壳,一直到第二天清晨。
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我国的向日葵产地也很广,几乎各地均有出产。在我国市场上葵花子可按七种皮表面的颜色分为黑子、花子和白子三种。其中黑子品质最佳,花子次之,白子最差。
葵花子性平,味甘。具有平肝祛风,通气透脓,清湿热,消滞气等功效。可以治疗血痢日久不愈,痈疖脓肿,大便秘结等症。葵花子含有丰富的脂肪(其中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三种营养物质是蛋、肉、奶类食物望尘莫及的。另外葵花子还含有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维生素E,叶酸,泛酸,无机元素钙、铁、钾、锌、硒等。现代医学实验表明葵花子所含有的各种维生素、无机元素等,可以参与人体代谢,能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某些恶性肿瘤,并能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葵花子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大脑的记忆功能,防止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葵花子的蛋白质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所含的精氨酸是男性制造精液不可缺少的成分。
食用葵花子有利于健康,但是也不能食用过多,成年人每天的食用量以不超过100克为宜,炒熟或煮熟食用。过多食用就会消耗体内的胆碱,引起机体脂肪代谢失调,使脂肪沉积于肝脏,从而影响肝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碍,严重者还可能诱发肝组织坏死或肝硬化。
除了葵花子有医疗保健价值外,葵花的叶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茎髓有清热利湿,止带的功效;根有行气止痛的功效;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果盘有凉血止血,清热化痰的功效。
榧 子
榧子来源于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种子。榧子也称彼子、榧实、玉榧、香榧子等。
榧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干果,市场出售的榧子其实是带有坚硬果皮的果实,我们食用的是果实里面的种子。我国浙江的枫桥栽培榧子的历史根具文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榧子性平,味甘。具有生津补血,舒筋壮骨,消积,润燥,杀虫,排毒延年等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咳嗽,便秘,痔疮等症。榧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E,无机元素钙、铁、磷、钾、钠等。现代医学实验表明榧子种仁中含有四种脂碱,这种物质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恶性程度很高的淋巴肉瘤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的作用;在其脂肪酸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经常食用不但可以滋润肌肤延缓衰老,而且对眼睛干涩、夜盲症都有预防和缓解作用;所含丰富脂肪油能有效驱除肠道的多种寄生虫。另外,榧子能帮助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改善胃肠道功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榧子还含有一种生物碱,对子宫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因此,民间还将榧子用于堕胎。
榧子不要与绿豆一同食用,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编辑:闲庭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