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观三寸之舌,晓身体之病

2009-05-20 15: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童钟
中医认为,舌与脏腑是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环运行联系起来,脏腑的病变必然反映于舌象。一般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肾,舌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中医认为,舌与脏腑是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环运行联系起来,脏腑的病变必然反映于舌象。一般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肾,舌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舌诊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望舌体包括舌色、形态和动态,以侯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望舌苔包括诊察苔质和苔色情况,以分析病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

正常人舌色为淡红色。 若舌色淡白,表示病人患虚证、寒证或血气亏虚。若舌色较正常舌稍红,甚者呈鲜红色,则表示病人患热证。如果随着病情发展或者内外病邪加重,舌色会变得深红,称为绛舌;若呈现全舌紫红,称为紫舌,这已经是发展到危重症候了。但是,有几种例外不属于热症需要注意:若舌绛而少津液,少苔,舌体瘦小或有裂纹,为阴虚火旺之证;若舌绛而枯萎,光滑无苔,称为镜面舌,此为胃、肾阴液枯竭之危候;若舌绛少苔而泽润,多为血瘀之证;紫舌除热极外也可表示寒极,而舌色紫暗也是瘀血的证候。

望舌形态和动态包括观察舌本身的老嫩、胖瘦、伸缩、硬软、芒刺、裂纹、歪斜与震颤等。舌质坚敛苍老,多为实证;舌质浮胖、嫩滑,多属虚证。舌体胀胖,多与痰、湿、热、毒有关;舌体瘦小、干瘪,多为阴血亏、虚火旺。舌伸长吐露唇外,为“吐舌” 、“弄舌”多见于婴儿心脾有热;舌红绛短缩,多属痰湿内阻。舌体紧缩,不能伸张,多是重证。舌根强硬,运动障碍,语言不清或失语,多为中风预兆。舌体软缩,伸弱无力,多属气血虚极、阴液亏损、筋脉失养。芒刺是指舌上的乳头(味蕾)突起,若结合裂纹,非为邪热至极即属阴精亏甚,都是重症。舌伸出时偏向一侧或半边舌体麻木或震颤皆多见于中风。

舌苔指的是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薄垢。中医认为舌苔由胃气所生,而胃气为一身气血的根本动力,故健康人的舌苔多薄白津润。苔质的有无、厚薄、干滑、腻粘等,分别表示的病邪的进退,病势的深浅,津液的存亡以及脾胃是否有痰湿或食滞。苔色主要为白、黄、灰、黑四种。白苔主表证和寒证,病势较轻。黄苔一般为里证、热证。灰苔多为里证,灰苔滑润的,为虚寒或寒湿;灰苔干燥,多为实热伤津。黑苔多为重证,主寒盛或热极。

总之,辩舌之先,必须要了解正常舌象。任何异常舌象都是在正常的基础上随病邪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的。

(责任编辑:正气)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