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抓住机会,晚春养生有诀窍

2009-05-04 09:3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适当的时机正确地进行对身体的养护,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是一样。

“不过,虽然都是春天,可是真要养好‘人’,早春、仲春、晚春也是各有区别的。”从事中医药教学、研究三十余年的中医专家杨文莲副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比如早春阴寒渐退,乍暖还寒,更需注意祛散阴寒、让身体逐步从冬季的将息状态活跃起来;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中医认为,肝旺可伤脾,因此应适当滋补脾胃;晚春气温逐渐升高,则要以防体内积热为主。

“虽然眼下已到晚春,进入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但如果从此时开始注重保养,也完全来得及。”杨文莲副教授说。俗话说,“雨水生百谷”,“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节,全国各地平均气温都达到12摄氏度以上,雨量开始增多,应该算得上是一年中大自然最为美好的时候。大地郁郁葱葱,百花竞艳,一片生机盎然。心随自然,人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也达到一年中最佳状态,更要趁此时机保健养生。

“格外值得提醒的是,所谓‘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每到春夏之交,也是各种疾病容易作乱的时机,因此更要注意防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敏和呼吸道疾病是此时最困扰他们的两大难题。同时,由于现阶段是冷锋、低压活动的频繁时期,此类天气常有大风,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导致神经痛高发,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出现此类神经痛的病因主要就是“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以及感受风寒邪湿,故需要养肝、理气、通络、活血。此外,由于此阶段气温时高时底、阴晴风雨无常、潮湿闷热、回暖气压偏底,很容易诱发冠心病、关节炎、胃肠炎、手足口病等。杨文莲副教授认为,顺应季节,各有侧重地养生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瑰宝”,千万不可废弃。在适当的时机正确地进行对身体的养护,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晴天娃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