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夏季养生首要养心:心静自然凉

2009-07-08 16:3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立夏后气温急升,特别是近几天高温不退。有不少患者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这些多属于心火亢旺症状。建议人们应及时调整起居作息,可适当夜卧早起,早晚宜延长户外活动时间;饮食方面应适量吃些清火祛湿的食物,并戒躁制怒,保持平和的心态准备安然度夏。夏季养生防暑降温是重点,防暑降温首先要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故所谓夏季养生首要养心。

立夏后气温急升,特别是近几天高温不退。有不少患者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这些多属于心火亢旺症状。建议人们应及时调整起居作息,可适当夜卧早起,早晚宜延长户外活动时间;饮食方面应适量吃些清火祛湿的食物,并戒躁制怒,保持平和的心态准备安然度夏。夏季养生防暑降温是重点,防暑降温首先要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故所谓夏季养生首要养心。

一,天热易耗心阳伤阴液

古人为何将入夏养“心”看得那么重要?王清海分析道,一方面,夏天“壮火食气”,易消耗心脏阳气;另一方面,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根据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心脏阴阳损伤,确实是夏季心脏病多发的重要原因。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易下移小肠,可引起尿黄、尿少、尿急、尿痛等。更重要的是,心还是“精神之所舍”,主宰着人的情志和思维意识活动,心火旺自然易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并影响到睡眠。

二,夏养“心”要诀:清火祛湿 戒躁制怒

夏天养“心”到底有何秘诀?王清海说: “浅显一点,就是要根据夏天天地阴阳相交、万物生长茂盛、代谢健旺的特点,适当地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王清海将之归纳为以下几点:

作息:夜卧早起——宜比春日稍晚点睡、早点起;结合夏天白昼长的特点,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养足心脏阳气,有助缓解疲劳;

活动:无厌于日——早晚有风,空气相对好些,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切忌早早关进空调房里不出汗,久而寒气太盛更伤身;但午间天气炎热,容易中暑,尽量减少烈日下活动时间太久或者烈日下暴晒;

心态:戒躁制怒——火夏伤心,人的情绪波动大,要戒躁制怒,心静自然凉。以平和的心气,无郁无怒,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饮食:清火祛湿——夏季人们普遍易出汗,对心脏阴液消耗大,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以解“体渴”;夏天雨水相对多,湿气也重些,因此还要及时清火祛湿,可适当喝些凉茶以清心火、利小便,带走体内湿热。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