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重阳糕的传说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姶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今年的重阳节,我们不妨自己来亲手做重阳糕,增添节日的乐趣。方法如下:
原料:主科:上白面粉:千克。
配料:红、绿丝各50克,糯米酒汁200克。
调料:洗沙300克,白糖500克,熟猪油200克。
制法:
(1)面粉入盆,加温水,兑入甜酒汁,抄匀拌和,使其发酵,至出现蜂窝状时,加白糖(200克),用筷子搅匀。
(2)洗沙用热水搅稀。白糖(300克)用热水化开。红绿丝切成粒。
(3)在蒸笼底部抹油,用1/3面糊摊开笼底刷上一层糖水、洗沙泥;再将V3的面糊摊上,再刷一层糖水、洗沙泥;再将剩余的面摊上加盖,上火蒸熟后,面上刷上糖水,撒上红、绿丝,稍晾凉切成棱形块即成。
(责任编辑: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