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话运动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运动强身在夏天也很重要。夏季运动宜在清晨进行,运动以散步、跳舞、太极拳等小运动量为宜,时间在1~2小时。
夏季气候炎热,易于出汗,故运动强度不宜大,时间不宜长,应选择柔和、动作缓慢的运动方法,如散步,打太极拳,按摩功等。时间选择在阳光初照和夕阳西下的时刻为好,在树荫下进行锻炼更为适宜。
长夏话饮食
长夏饮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气温高,人体皮肤血管扩张,外周血容量增加,而肠胃道供血会相对减少,消化机能和抵抗力也随之减弱。夏季要多喝水,少吃油腻食品,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豆制品。整个食谱应以清热、化湿、清心补脾为主。
夏季多喝荤素搭配的汤类,如丝瓜豆腐汤、猪血豆腐汤、肉丝豆腐汤、番茄蛋汤。还可多喝稀饭,这有利于消化吸收,可增加食欲、祛暑延年。
常用的食物有兔肉、鸭肉、鱼、黄鳝、苦瓜、冬瓜、番茄、丝瓜等。
消暑的食物有绿豆、薏苡仁、百合、西瓜、莲子等。
中药防暑如金银花、决明子、山楂、菊花、薄荷、鲜藿香等,可用沸水煮后代茶饮。其中山楂除有降血脂作用外,近年还发现它对预防中暑亦有效。体弱气虚者可将人参泡茶喝。
长夏饮食应掌握的原则
长夏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可是,闷热不堪,大汗淋漓,食欲不振,让许多顾客人吃尽了“苦头”。那么,长夏吃点什么好呢?
广中医著名营养师、养生专家马力宁教授指出,长夏饮食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
第二,宜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和吸收功能。
第三,宜清心消暑解毒,避免暑毒。
第四,宜清热利湿、生津止渴,以平衡体液的消耗。
第五,汗多、气津两虚者,最宜适量服用西洋参,其养气养阴效果最佳。
第六,阴血气虚者,宜选用滋阴补血之品,如当归、首乌、熟地黄等药物。
第七,长夏食补宜选用莲子、蚕虫、荞麦、绿豆、白扁豆、豆腐、猪肚、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牛奶、鹅肉、鹌鹑肉、鲫鱼、甲鱼、龙眼肉、蜂乳、蜂蜜、甘蔗、梨、荔枝、大枣等。
第八,长夏药补宜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茯苓、地骨皮、黄精等。
关爱生命的您,知道吗?长夏起居须有度
长夏生活中的我们应迟睡而早起,虽然睡眠时间有所减少,但人不会在白天感到困倦,此时可午睡1~2小时,午睡“充电”可减少长夏里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生活起居须“三适度”:即洗澡、开空调、吹电扇均要注意适度。
①一般每天洗澡一次即可,水温35度左右为适度。洗澡不宜用肥皂过多,特别是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免引起皮肤搔痒。
②用空调要适度,一般以26度左右为宜;时间不能太长,每隔2—3小时,通风换气一次。
③吹电扇要适度,开电扇一不能吹得过猛,二不能直吹,尤其不能对着脑、背部直吹。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睡眠宜用微风电扇为好。
长夏宜常吃哪些食品
进入盛夏高温季节,饮食关键在于根据季节变化,进行科学调理,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元之源养生专家指出以下食品是符合长夏养生保健需要的:
第一,绿豆。绿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
第二,菊花。菊花性味苦、辛、凉,具有治潮热、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第三,莲子。莲子性味甘、涩、平,具有健脾固肠,治虚烦失眠的功效。
第四,黑豆。黑豆性味甘、平,具有解毒净血、改善过敏体质的功效。
第五,绿茶。绿茶性味甘、苦、凉,具有预防恶性肿瘤、养颜美肤的功效。
第六,红豆。红豆性味甘、酸、平,具有强心、消除疲劳,预防脚气病、肾脏病、浮肿的功效。
第七,芝麻。芝麻性味甘、平,具有防止骨质疏松、增强发质光泽的功效。
第八,白果。白果性味辛、甘、温、有小毒,具有防止白浊、白带、小便频数等病症的功效。
第九,糙米。糙米性味甘、平,具有整肠利便的功效。
第十,豌豆。豌豆性味甘、平,富含膳食纤维,具有防止便秘的功效。
第十一,陈皮。陈皮性味甘、酸、凉,具有消心中淤血、理气的功效。
长夏时,宜吃的九味苦菜
第一、苦瓜,为夏季食用佳品。
第二、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第三、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止泻、利胆、保肝、健胃、降血压、提神、抑菌、抗癌等作用。
第四、苦笋,味甘性凉,具消暑解毒、减肥健身、健胃消积等功效。
第五、芜菁,性平,味苦、辛、甘,入胃、肝、肾经,具有开胃下气、祛湿解毒的作用。
第六、莴笋,性凉,味苦、甘,入肠、胃经,具有通利小便、开胸利膈、顺气调中、清热止渴的作用。
第七、仙人掌。性味苦寒,主入心、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痰安神的作用。
第八、野蒜,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作用。
第九、枸杞苗,性凉,味甘苦,具有清热除烦、滋阴明目的作用。
(责任编辑: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