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味:可向人体供应钠、氯两种电解质,调节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及正常代谢,在呕吐、腹泻等失水情况下,要吃咸食以补充丢失的钠。
但是,酸食吃得过多,容易伤脾,也会加重胃溃疡的病情;甜食吃得过多伤肾,升高血糖及甘油三酯,诱发动脉硬化;苦食吃得过多伤肺,或引起消化不良;多食辣味伤肝,或刺激肠胃,招致直肠、肛门疾病;多吃咸食伤心,体内钠、氯增加,改变细胞渗透压,加重肾脏负担,或诱发高血压。各种味道的食物均应不偏不废,保持平衡,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颜色平衡
各种颜色的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侧重点不同。
白色:以大米、面粉等代表,富含淀粉、维生素及纤维素,但缺乏赖氨酸等必需的氨基酸。
黄色:以黄豆、花生等为代表,可提供优质蛋白、脂肪及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而脂肪较少,适宜中老年人和已患高血脂及动脉硬化症病人食用。
红色:以鱼、畜禽肉为代表,其优质蛋白、维生素a、及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但维生素相对不足,脂肪较高,特别是畜肉,多食易致心脏病与癌症。
绿色:以蔬菜、水果为代表,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可减少心脏病与癌症的发生。
黑色:以黑米、紫菜、黑豆、黑芝麻等为代表,富含铁、硒、氨基酸,但蛋白质含量较少。
各色食物搭配,取长补短,营养成分种类齐全,才能达到营养均衡。
荤素平衡
荤素食物,前者含有后者较少甚至缺乏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b12等,常吃素者易患贫血、结核病。素食,含纤维素多,抑制锌、铁、铜等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含脂肪过少。常吃素,危害儿童发育(特别是脑发育),导致少女月经初潮延迟或闭经。也可祸及老人,引起胆固醇水平过低而遭受感染与癌症的侵袭。
荤食也不可过量,高脂肪与心脏病、乳腺癌、中风等的因果关系早有定论。荤素平衡,以脂肪在每日三餐热量中占25%~30%为宜。
酸碱平衡
食物有酸碱之分并非指味道而言,是指食物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的性质。凡最终代谢产物为带阳离子的碱根者为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茶叶等,特别是海带等海洋蔬菜,为碱性食品之冠。最终代谢产物为带阴离子的酸根者为酸性食物,如肉、大米、面粉等。酸性食物蛋白质多,碱性食物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多。酸性食物会使体液偏酸,引起轻微酸中毒,易招致风湿性关节炎、低血压、腹泻、水肿、偏头痛、牙龈发炎等疾患。碱性食物会使体液偏碱,易招致高血压、便秘、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动脉硬化乃至白血病等病。
机体体液,最好是酸碱平衡并略偏碱性的状态,酸碱食物的比例掌握不可忽视。